《泪珠与珍珠》原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泪珠与珍珠》原文是什么?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 小妇人》,读到其中 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 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 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又有一次,读谢 冰心的 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地讲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性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 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 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 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巧妙,却不及 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 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有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人生必于 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 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说起“ 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一向自诩“ 男儿有泪不轻弹”的 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 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 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记得有两句诗说:“ 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 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 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 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 牡蛎体内,变成一粒 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 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
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 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 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8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 小妇人》,读到其中 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 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 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又有一次,读谢 冰心的 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地讲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性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 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 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 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巧妙,却不及 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 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有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人生必于 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 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说起“ 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一向自诩“ 男儿有泪不轻弹”的 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 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 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记得有两句诗说:“ 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 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 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 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 牡蛎体内,变成一粒 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 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

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 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 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琦君

(1918~2006)现当代中国 台湾女作家。浙江 永嘉人。生于温州瓯海瞿溪乡,原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小名春英。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 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 夏承焘。1949年赴 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 美国。出版 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 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思想意义

琦君曾说:“来到 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尽管 琦君的写作题材相当广泛,但她始终没有离开思乡怀人之作,而这一点又构成了她写作的一个重心。在她的作品里,她常常从眼前的景联想到家乡的情,但凡春朝月夕,风雨晨昏,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都要寄情于中,抒发一番。

《 泪珠与珍珠》就是这样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文章由自己少女时的记忆写起,真切地再现了那时的天真与直率。然后写老师如何点拨她理解 白居易和 杜甫诗句的旨意,她对人生开始有较为真切的领悟。进而结合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对人生与亲情的切身感受,事理、情理契合交融。文章结尾宕开一笔,借说“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写作特色:

1.作者所想说的内容以及表达上的特点。

琦君曾说:“我是因为心里有一份情绪在激荡,不得不写时才写,每回写到我的父母亲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可以说她的写作代表了一代 台湾人心中的共同心愿。作家们在追忆中寻找慰藉,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

2.这篇文章在抒情上的特色。

从文学艺术的领域中寻求抒情的契机,情抒发得真实雅致,有合理的发展过程。

如写 马区夫人的话、 谢冰心的 散文、 白居易的诗、 杜甫的诗等等都通过少女的观察写出来的,而少女的天真乃是最为令人感怀和令人联想万端的。其中既有真情,也有激情,还富有深情。接着下文说:“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 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则是通过一个成人的口吻叙述了 饱经风霜之后对家国之恋、亲人之恋的种种复杂感情,成熟深切。

3.作者小中见大的抒情方法。

琦君 散文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她写在 台湾的所经所历,写在海外的所见所闻,也写记忆中的故土风情,她写亲情,爱情,也写真挚的友情,情愫纤细浓重。她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在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中体味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营造出一个色彩柔和、气氛温馨的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琦君的 散文没有大起大落、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大悲大喜的感情纠葛,她以一颗温存的心细细地体味生涯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从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即使是过去曾经历过的痛苦和烦恼,她也能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她将自己达观开朗的 人生态度完整地融进了创作之中。(见方忠编著《台港 散文40家》)

琦君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粗糙手法,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她擅长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尤能抓住见出人性深度的心理活动。是故, 琦君尽管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 散文家,但她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爱心,在一个不大的题材领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卓异不凡的 艺术家。(见伊始《 琦君 散文代序》)

可以说,这些评述都是极切合 琦君 散文的特点的。在这篇文章里,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滴眼泪都引起了作者的遐思,浮想联翩。这正是艺术 散文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4.作者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表达效果的技巧。

琦君是 台湾当代 散文家中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的 散文每多承袭传统技法,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句,无论是描述旧景情怀,或是描写现实景物,都表现出纯熟的文字技巧。这与她从小受严师教育学习古文,大学时又重修古典诗词,打下了扎实的写作根基有关。 台湾著名散文评论家 郑明认为 琦君“学习古文诗词能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道出琦君吸取古典文学美感经验的特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