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如题所述

青春期主要出现在大多数人的中学阶段,而青春期又是成长阶段中最重要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的中学生都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心理问题。对于家长来说,却很难把握住孩子的心理,从而导致在亲子交流沟通时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而此时,中学生又正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挑战---中考, 作为家长来说,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尤其重要。那么,青春期的中学生都有哪些心理问题呢?

  1、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

  3、孤独心理

  4、嫉妒心理

  5、考试焦虑心理

  6、厌学心理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缺乏正确的认识,与他人交流沟通过程中,不自信,畏畏缩缩,说话支支吾吾。遇到问题时没有自己的主见,在碰到事情时总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从而一味地自责。中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课堂上,不擅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中遇到不解的题目总是躲避,不去请教老师或者别的同学,总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妄自菲薄,不爱说话。其实适当的自卑感是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是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应该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不要特别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要施加太大的压力,经常鼓励他们,给予最大的肯定,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人群当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大多数家长,在跟老师谈到自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时,总会提到逆反问题:孩子在家总是违背父母的要求,不听从父母的说教,我行我素。不认可老师以及父母的教导,甚至对其他人物,榜样无端怀疑,否定。这主要是由于不少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逆反问题时,要有耐心,理解,不要一味采取强制措施,跟孩子较劲,进行打骂。应该心平气和地开导和教诲,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孤独心理

  这种心理的中学生,主要表现为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紧张、不安、孤独无助,可能与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他们常常觉得自己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没有人理解他们,接纳他们,从而将自己的心门紧闭,经常产生落寞无助的负面情绪。拥有这种心理的中学生,通常在班级属于不合群的一类人,他们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互动,总是默默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做着自己的事情。这类人群的父母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陪伴孩子,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安全感,而不仅仅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空闲时间,可以适当地带他们出去散心、放松,尽量更多的接触外面的世界

  四、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都会时不时地产生,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总觉得别人比自己优秀,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好,极度渴望能够超越他人,本身却不肯努力和奋斗。嫉妒源于同一领域的竞争,比如中学生,主要是与同班同学的成绩比较方面,成绩差的嫉妒成绩好的,嫉妒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与赞赏。另外,部分学生漂亮的容貌、优异的学习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老师的宠爱,常常引起另一部分学生的嫉妒之心。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的给予这类学生肯定和赞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

 五、考试焦虑心理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由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和源源不断的各种考试,还有各种各样的成绩排名:班级排名、科目排名、学校排名、区排名、省排名。。。。。。这些使孩子的内心产生极度的不安和恐惧感,造成很多学生在面临考试时出现晕考等现象。据调查,在中学生里面,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18%,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六、厌学心理

  厌学是中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具有厌学心理的中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有意思,缺乏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对学习丧失信心,作业无法独立完成,盼望着早点毕业以求解脱。但他们对其他感兴趣的领域和事物却十分上心,充满激情。对于这样的中学生,家长一开始可以进行正确的开导,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孩子沟通。当然,如果在经过长期的交流和观察后发现,孩子对学习真的提不起精神和兴趣,那就不要再勉强,让他们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哈尔滨王森西点烘焙培训学校的学员中,就包含了一些因为中学时期产生不同心理问题,从而放弃学业来到哈尔滨王森学校进行烘焙西点技能培训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校生活,那样的生活另他们厌倦,甚至憎恶。但是,在偶然的接触到西点烘焙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热爱的是烘焙和西点制作,这种喜爱让他们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是阳光灿烂的。在制作一款蛋糕或者面包的过程中,他们非常享受,与乏味的书本知识相比,他们更爱这份满足感和幸福感。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一门专业的技能,以后的工作也更具保障,不需要担心毕业就失业的窘迫和压力。

  总之,家长朋友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理解和尊重,不要有过多的要求和命令。给他们一个明亮的人生,而不是压抑、恐惧和无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4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中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他们的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时,如同一只打足了氢气的气球乘风飞舞;泄气时,则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对自己喜爱之事,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之事,则避而远之。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彼消此涨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能不急不躁,冷静处理。
第六,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中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七,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认识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他们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选择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20-10-04
一、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中学生外形的急剧变化,特别是第二性征出现,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扩大,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急于自主、自立,总觉得对成人的依从是一种压抑和束缚。因此,常有反对父母和老师的表现,这是心理行为特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中学生毕竟还处于“半儿童半幼稚”状态,实际独立生活能力还很差,这不单是因为孩子在经济上离不开父母,还因为在心理上也无法实现完全的“心理断乳”,他们在精神上,在情感上还不能完全摆脱对成人的依赖,特别是当遇到困难时(不明白的事或不能作决定的问题)又要向成人请教,非常期待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关爱和安排。
这种独立意向与依赖习惯并存于一身,即他们要独立但不能放弃依赖,产生很大矛盾,会给他们引来许多困惑和烦恼。

二、闭锁与开放的矛盾
随着独立意向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他们把注意力更多转向内心世界,扩充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而不再像儿童时那样外露与直爽,尤其不愿意与父母、老师交谈,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闭锁性在高中生最为明显,表现出内隐性和深沉性)。他们在兴奋苦闷时表面看来似乎若无其事(实际上他们强烈渴望能找人诉说),而当面对同学、教师、父母关心时,他们往往敬而远之。如,一些同学有时受到伤害时希望受到别人的关心;但当有人对他虚寒问暖时,他却有些不知所措,不好意思。正是这种闭锁性,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许多隔阂、猜疑,甚至伤害。
但是,随着中学生视野的扩大和生活范围的拓宽,使其内心充满了丰富多变的心理感受,在惶惑、新奇、兴奋之余,感到不同程度的不安。在这种情绪下,渴望心灵的倾吐,以得到平静;另一方面,由于(求同倾向)的要求,中学生强烈地想和同龄人交往,不仅想交往多,还想交往得深,想得到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开心灵的大门。这些是中学生的开放意向。
总之,中学生要封闭,但又要开放陪伴。这种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常常是自己不被别人理解,而自己又不容易理解别人。因而心理上出现许多困惑,个别人甚至发展到性格孤僻。

三、勇敢与怯懦的矛盾
中学生要勇敢,但是常又有怯懦相随。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成熟,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行为。但当他们面临缺乏经验的情景或认为自尊感将面临考验时,又会出现退缩和怯懦的表现,比如,说话时羞羞答答、脸红和不好意思等。

四、自傲与自卑的矛盾
中学生要高傲,却与自卑相伴。他们由于受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能力的限制,常凭一时的感觉来衡量自己。一次成绩好就自信满满,成绩不好则悲观失望。高傲和自卑情绪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他们身上形影不离,造成情绪起伏不定。
1、自傲与自卑的矛盾也可视为自我评价极端反应。
自我意识增长标志着中学生已经有能力评价自己。自我评价对个人行为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并影响个人的活动效率和个性反应。由于中学生的半儿童半幼稚,其判断和评价能力还不成熟,常常带有主观化和情绪化,使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中常出现一些极端反应:即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造成心理行为上的自傲;但是在受挫后又产生负性情绪,常常会低估自己而自卑,甚至丧失生活信心。
2、自傲与自卑矛盾,又可称为自我中心和自我拒绝对立态势。
①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一个极端反应表现是“自我中心”或称“自我膨胀”。随着自我体验和认知程度的提高,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使中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更加变得情绪化和主观化。这时常常会表现出过分注意自己的“自我中心”倾向,为夸大自己的特性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来。如吹嘘和炫耀自己,卖弄“学识”,自夸如何能干。
②另一个极端的反应是“自我拒绝”。自我拒绝的同学经常无端轻视和怀疑自己(如学习成绩、容貌、身体、能力、性格、人际关系或家庭方面),把自己看成一个无用的人,甚至怀疑到生存的意义。
自我拒绝实际上是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以逃避而获得内心平衡的方式。如“反正我就是这个样子了,人笨、功课差,所以只好得过且过”。其实,“我”根本没有认真地努力,而以笨来逃避艰苦的学习,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自我拒绝也许还和对自己的期望值过大,抱负过高有关。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限制,这样在现实自我面前常常产生出不满和拒绝的态度,以至自轻自贱,失去信心和勇气。
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自己,不因为自己有缺点和短处而过分伤感和失望,不应该采取排斥和否定自己的态度,而应该学会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尽量扬长避短,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实,在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暂时的自我拒绝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正是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交替过程中,逐渐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某些言行,而不断地发展自己。

五、强烈行为要求与社会化滞后的矛盾
1、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有两个任务:第一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如家庭、学校或单位)对个体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第二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的成熟,不仅指生理的成熟,很重要的是指社会化成熟,即经社会化而内化形成的自律。
2、中学生社会化过程还不完全
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还不完全,还处于半幼稚状态,主要表现在:
①认知水平低,对外界事物易发生误解,把禁止的当作新奇的,把危险的当作寻求刺激的,把值得提倡的规范当作是成人的有意刁难。
②中学生自制力还薄弱,又不能驾驶自我,去克制自己不合理欲望。
③行为的情感性强。
。在中学生的行为中,外显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情感性强,即所谓“激情杀人”。这样,中学生的情感是最能干扰他们的理智思维,最能激发他们的动机的。平时所说冲动性,实际上并非仅仅指情感动摇直接引起的冲动行为,而且指情感波动影响中学生对事物的理智判断,影响意志对动机的节制作用。
④动机模糊性和无意识性
人的动机离不开意识的指导。一个理智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要做什么。
从意识水平发展来说,中学生动机中理智成分,要比儿童大,但还是带有儿童的属性,即动机模糊性和无意识特性。如,一个偶尔发生偷窃学生,我们也许直观认为与物欲有关,但如果经过深入了解,也许会发现他的偷窃动机更接近于对环境压抑的一种宣泄。他似乎只是希望用任何一种违反常规的作法表现自己的不满。其主要兴趣并非针对财物价值,只不过选择了偷窃作为他的宣泄方式。
3、中学生强烈行为要求与社会化滞后矛盾带来的问题
中学生生理发育达到顶峰,新陈代谢旺盛,蕴藏着巨大内驱力,有充沛的精力和活动能量需要向外宣泄;中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等自我意识增长,最怕别人把自己看成小孩看成弱者,为了表示自己是强者,他们容易干出一些冒险行为;中学生神经活动兴奋过程加强,造成易感性强,容易受外界诱惑;再加上求知倾向,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这也想学,那也想试,不管会不会,总爱动手动脚亲身体验。因此,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和行为要求,且行为带有明显的外露性。但中学生在青春期阶段却不可能完成社会化,必然形成了强烈行为要求与社会化滞后的矛盾。这一矛盾便成了中学生容易发生言行不一、屡教不改、易染不良行为、盲目蛮干等失误或过错的重要原因。
①言行不一
中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有了一定发展,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能说了,但他们的意志力有限,以至于认识是一回事,行为又是一回事,表现出明显的“言行不一”。
②屡教不改
当中学生出错后,他们心理已经有了对此的认识,但由于自制力还弱,且易受原有习惯的影响,难免会程度不同的重犯前一次性质的错误,似乎有些“屡教不改”。
③易染不良行为
由于敏感和好奇心,常常追求事物刺激性,新奇性;但分辩不清是非,又控制力弱,使中学生易接受诱惑,沾染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打架等。
④盲目蛮干
中学生常以“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为勇敢,以盲目的“说干就干”为果断,以表示“大胆”而顶撞老师,为表示“义气”而帮人打架,以表示“友好”而包庇同学,以表示“顽强”而拒绝否认错误。

六、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之间的矛盾。
主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体自我是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不少学生对自己的才能估计过高,而这种估计与别人的认可不一致,这样就构成了个体自我评价和客体评价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是由于双方的生活经历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评价是非标准,或是由于自己或别人对行为认识的不客观所造成的等等

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理想自我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体格、才华、人格、职业、家庭、前途等等的设计和描绘;现实自我则是现有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我。当代中学生由于很期望自己将来成为有巨大成就的人,于是便在自己的头脑中设计着自己,塑造着一个理想的我,但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得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很难得到完美的统一。
第3个回答  2020-10-04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他们成为知识四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要把年轻一代造就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具有聪明才智的一代建设者。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处于矛盾之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对于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独立性的发展与成人管教的矛盾
  儿童升入初中以后,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突出。开始注意到“自我”的内心状态。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自信能应付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产生了“成人感”。由于这种变化,儿童与环境之间的原有关系被破坏,开始抵抗早先甘愿执行成人的那些要求,反对自己归属于儿童,不愿别人把自己当作孩子看待,处于被照顾的从属地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和成人平等,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附,趋向于独立自主。如果成人对待少年还象对待小孩那样,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对他们严加监掮、指责、监督、要求听话、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意见,就会引起少年的反感,甚至发生冲突,造成对立。其原因:少年的言行都未脱雅气,外表孩子气十足,保留着许多儿童期的特点。在成年人的观念中,他们还是小孩子,忽视了他们自我肯定的需要,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他们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和他们要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和成人建立关系相违背。所以少年和成人之间,就会发生冲突。
  针对这种情况,少年“难管难教”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正常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对于少年的身心变化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对少年某些特有行为举止不能正确理解和引导,采取了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因而产生矛盾冲突问题。所以教育工作都要深入了解少年时期特点,减少在少年教育问题上的失误,帮助他们顺利的从幼稚走向成熟。
  二、认识与行动不同步的矛盾
  少年期的儿童,在独立性的带动下,主动性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他们敢想敢干,但是由于自我估计往往偏高,加以一般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分析鉴别能力比较薄弱,正确的与错误的,都容易接受,有的急于行动,不讲方法,不计后果,容易做出鲁莽冒失的事情来。产生认识与行动不同步的矛盾。主要是由于认识还处于低水平,不能独立地按照自觉提出的任务来指导自己行动,无力支配自己,还受直接的外部形势所左右。
  造成学生认识与行动不同步的原因也有其它方面的,或由于模仿的倾向使他们做出与平时认识截然不同的行动;如吸烟,他们也为吸烟不好,但为了显示自己已成年,吸烟又是成年人优越的权利,也就模仿成人吸烟。或由于“闲锁性”的发展,不愿在一些人面前说实话,而在另一些人面前说了“真话”,造成前后矛盾,言行不一。
  因此,教师要正确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使其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正确发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认识与行动同步发展,克服和改造不良品质。
  三、强烈的活动需要与集体行为准则的矛盾
  少年由于身体发育成熟程度接近成人,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也随之增加,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由于他们处于少年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因此常常陷于矛盾和冲突。
  首先,少年期学生爱说爱动,易于激动,敢想敢干,但是又缺乏理智,自制力较差,因而常常违犯班级纪律。这强烈的活动要求得不到满足,也就导致与集体纪律的冲突。一些“乱班”及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都出在初中阶段。
  其次,初中生性发育趋于成熟,产生了对爱情的渴望。但是,由于社会舆论的约束,尤其是班级形成一定的舆论,在是否满足自己裹足不前,产生心理压力,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约束,在其内心发生冲突。
  再次,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不断增长。但是,由于自己经济地位还没有独立,自己无法满足自己,央心理上会陷入冲突。如果成人没注意到适当满足少年的需要,就可能激起少年对“钱”的渴望,因而走向歧途。
  教师要针对少年期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社会道德水准,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集体行为准则的习惯,把他们培养成时代所需的“四有新人”。
  综上所述,少年时期是从儿童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的过渡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近二十年来,出现了性发育提前现象,导致缩短了孩提时代接受教育和必要训练的宝贵时间,一些心理疾病提前发生,个体意识也提前出现,给家庭、学校和社会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因此,我们应重视研究初中生的各种特点,帮助他们完成从儿童向青春期的过渡,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