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鹀的外形特征

如题所述

白眉鹀雄鸟春羽整个头黑色,头顶中央有一显著的白色中央冠纹,眉纹白色长而显著,从嘴基直到颈侧,颚纹亦为白色长而宽阔并延伸至颈侧,后颈沾栗红色。背、肩栗褐色有时沾橄榄灰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栗红色,有的具灰白色羽缘;翅上小覆羽灰色或灰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具皮黄色或沙皮黄色羽缘,有的尖端棕白色或白色;飞羽褐色或黑褐色,外侧飞羽具窄的白色羽缘,内侧飞羽具红褐色或栗红色羽缘。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对尾羽具宽的栗红色或栗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颏、喉黑色,下喉有一白斑,胸和两胁棕褐色或锈褐色、具深栗色或暗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上白带沾皮黄色或棕色,颏、喉具宽的皮黄色或淡褐色尖端,使颏、喉部黑色常被掩盖。上体栗黄色羽缘亦较显著。
雌鸟和雄鸟基本相似,但头部黑色转为褐黑色或深褐色,中央冠纹、眉纹和颊纹多为污白色有时微沾黄褐色或棕色,颊纹下有黑色点斑组成的黑色颚纹,眼先、眼周皮黄色、耳羽 棕褐色或红褐色。颏、喉白色微沾黄褐色,喉侧具暗褐色条纹,下喉、胸和两胁较雄鸟淡、 呈锈褐色或淡栗色,具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其余似雄鸟。
幼鸟和雌鸟相似,但较暗较褐。喉、胸、两胁具显著的暗色纵纹。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褐色或角褐色,下嘴基部肉色或肉黄色,脚肉色。
较黄眉鹀少黄色眉纹,较田鹀少红色的颈背。与黄眉鹀的区别还在于尾色较淡,黄褐色较多,胸及两胁纵纹较少且喉色较深。
大小量度:体重♂14-19.8g,♀14.8-19g;体长♂132-156mm,♀130-152mm;嘴峰♂10-12mm,♀9-12mm;翅♂67-82mm,♀66-77mm;尾♂56-66mm,♀54-73mm;跗蹠♂18-22mm,♀17-21mm。(注:♂雄性;♀雌性)
(注:白眉鹀图册网址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