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哪里来手抄报

如题所述

《美好生活哪里来》手抄报内容如下:

谈到处世哲学,我不得不倾心于年少时的自己。随着“知识”的增多,大众主流好像也察觉到了,我们得到了很多,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可悲的是,大部分人把明显的失去正常化、合理化,加以成熟一词以赋予其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童真,变得世俗,或许也是变得成熟,变得稳重,变得得体,变得社会起来。

成年的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人生道理在催熟我。这些道理似乎在某时某刻都很适用,可以帮我解决很多遇到的问题,但同时,我不知不觉中被某种看不见的体系附了身,在我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陷入了一片泥沼,难以自拔。

被因果所裹挟的我就这样活在了确定性的世界中,就像《1984》所描述的那样,混乱的地狱比秩序的地狱要好得多,在这里,起码人们还有可能性,人们还有希望。

感谢衡中的三年高中生活,带给我了一双可以洞察事物的眼睛,让我认得出来身边的美好,身边的优秀。但与这些巨人的经验相遇,似乎并未让我活得好,过得好。听过了这些道理,却还是不知道如何过好自己的这一生。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多么美的句子。我还是相信我的心灵是纯洁的,是生动的,是鲜活的,是有朝气、充满希望的,就像初春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样,就像仲春茎叶初生的树苗一样,就像暮春潺潺流动的小溪一样,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可以向着太阳指引的方向去生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溺于悲伤和失落之中。我知道那是一种很舒适的感觉,我也很理解处在其中的人很不愿意相信世界的美好,很难抽离出来,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感到羞耻或者是什么原罪一类的事情。

但就像我相信安暗面是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样,乐亮面不妨也可以成为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在两种状态之间达到accepted,是个有趣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