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学的生物的分布及相互关系

如题所述

土壤中生物是杂居的,种的组成和量的多寡,要受土质、 土层、 食物、季节、耕作措施等因素所制约。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空气较充足,食物较丰富,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也就比较多,生物学活性也比较旺盛;随着土层的加深,生物种类和数量就渐次减少,这是垂直分布规律。土壤生物中绝大部分是异养的,以有机物为生,而有机物是愈近植物根部愈多,所以土壤生物也是愈近根部愈多。较大的土壤动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在通气良好、湿度较大、温度适中而近中性的肥沃土壤中数量很多、最活泼。藻类具有叶绿素,是自养的,在有机质缺乏而日光充足的地方数量较多。真菌喜酸,在森林土壤中较多;一般土壤系中性或微碱性,细菌占优势;干燥而贫瘠的土壤中则放线菌较多。土壤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而多样化,包括共生、捕食、寄生、偏害寄生、共栖和互惠共生等。合理地利用土壤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很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昆虫和地下小动物的病原菌,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生产微生物农药,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田间害兽;利用能产生抗菌素的放线菌、真菌等生产农用抗菌素,能有效地防治作物的多种病害;利用硫化细菌可以氧化硫黄产生硫酸,降低土壤的pH值,以抑制放线菌,防止马铃薯的疮痂病;利用根瘤菌、真菌等生产细菌肥料可以使一些树木和豆科作物的幼苗茁壮成长,提高产量;合理地安排轮作,利用前作作物根际微生物对后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拮抗关系,可以减低或防止后作作物的病害(如中国北方有的地区种大蒜之后种白菜,白菜腐烂病就大大减少);将能分解秸秆的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结合起来施用,前者不断为后者提供不含氮的有机物,后者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又满足了前者的需要,这样既保证了土壤中碳素的转化,又提高了土壤的含氮量,还可以通过它们的代谢产物,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