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希泰的个人简介

如题所述

1928年生,四川三台县人。1949年5月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革命青年组织“中国火星社”,并任四川大学分社社长。解放初,曾参加接管川大的工作。1951年四川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毕业。1959年曾负责创建四川大学哲学系,并任该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1980年负责创建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并任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科规划评审组副组长,首届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资深)教授,国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科学家,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首批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顾问,CSSCI和中文核心刊物《宗教学研究》主编;蓬瀛仙馆道教文化资料库主编;《儒释道博士论文丛书》主编,该丛书到2007年为止已出版了七十卷;《中国宗教与中国社会》系列丛书主编,现已出版十多卷。曾为国家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包括部分港、台生),还为日、美等国培养了数十名留学生和高级进修生。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博士生导师,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他是世界知名的道教研究的权威学者,从全国“六五”规划起直到现在的“十一五”规划,均一直承担着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他先后编著出版了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有关道教文化的学术著作共17种24册,约700余万字,这些著作不仅在大陆正式出版,而且其《中国道教史》等8种12册已在台湾出版,有的还被美国教授译成英文已在美国出版。此外,还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发表有着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百余篇。
他所编著出版的许多学术著作,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曾先后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的优秀科研成果的各种奖励13次,其中仅一等奖即有6次,二等奖5次。如《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三卷),先后荣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该书被国内外同行学者公认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道家思想史的著作”(日本东京大学蜂屋邦夫教授评语),“第一部填补空白的开创性力作”,“探前人所未究,发别人所未发”(东北大学刘国梁教授评语)。四卷本的《中国道教史》,被以任继愈教授为组长的结题鉴定小组的专家们评为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传世之作”,“代表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道教学术研究的辉煌成果和最高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已经发生了相当影响。”此书亦分别荣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以及第三届国家优秀图书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的《中华读书报》称这是“体现中国图书最高水平”的国家优秀图书最高奖,而且该书是本届哲学类全国唯一的获奖著作。1999年9月又获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胡锦涛亲临颁奖)。
他不仅是国内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权威学者,被同行学者称之为“泰斗”,尊他为“大师”;同时也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世界权威学者”,在国际学术界亦同样享有很高盛誉。日本著名学者中村璋八教授1997年在日本举行的“中国人与道教”的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报告中称:“卿希泰教授是道教研究的世界权威学者”。法国著名学者施舟仁教授也同时在会上指出:“如果没有卿希泰教授的贡献,中国的道教研究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