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之《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如题所述

没有人会否认战争的残酷性,否认那会导致国土沦落、家园破碎、妻离子散的惨绝景象。

只是, 有时候战争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文明社会诉诸于争端的最后一种有着原始性质的解决方式。

战争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道德性质。

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自然不是一回事情。只是,对于不同的战争主体来说,这种认知是存在偏差的,一方眼中的自卫战争,在另一方看来可能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

一个国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对方的土地、财富,屠杀对方的人民,消除对方对自身的威胁,这固然是不对的,自然也会引发国际和国内的一系列舆论谴责的。

可是,只要战争进展顺利,那么总有些官员或军人为了获取战功和可能的留名青史而继续推进的。

而只要战争没有蔓延到自身的国土与人民,只要真真切切为国家带来实际利益,那么也总有些民众是乐于接受这样的事实的。至于那些以军火、补给为生、攫取利润的企业,更是乐见其成。

在道德、法律面前,首先是利益。

于是,出于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政府和社会媒体就开始一味地鼓吹战争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各方那些赞成战争却不好明说的心理完美契合起来。

纳粹德国政府之中,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并不完全是出于正义的考量。

当希特勒不费一兵一卒吞并奥地利、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他们难道不是抱着一种德国人的喜悦心理吗?

只有当他们发现战争的形势辗转直下,盟国的抵抗与反攻可能会危及自身和德国的利益后,他们才开始反对希特勒、妄图与盟国讲和的。

所以,我并不欣赏或敬佩他们,也丝毫不为他们没有成功清除希特勒而感到惋惜。

人们不是改革家,也不是革命家,无法承担起历史所赋予他们的责任重担,而只能沦为法西斯内部斗争的牺牲品或者法西斯主义的殉葬品。

对于民众,也是如此。

只有在战场上德国败局已定,在战争的灾难和随之而来的惩罚真正降临在民众头上的时候,德国社会才有了改革的社会基础。

所以,我同样也不同情德国民众所需要经历的恐惧和凄惨结果。

当他们任由法西斯支配整个社会,任由本国的军队征服其他国家、蹂躏他国人民的时候,他们早就应该预料到这样的结果。

迷信凭借武力可以征服一切的人,最终会被武力推翻。错把运气当做能力而肆意妄为的人,最终也会被运气所抛弃。

而繁华落尽,历史上除了一些所谓伟人的丰功伟绩外,又有人关心那些曾经饱受战争灾难的人呢?

普通人是战争狂人的垫脚石,而战争狂人也不过是历史的尘埃罢了。一切不过都是梦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