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红尾鸲怎么养

如题所述

北红尾鸲是食虫鸟,所以饲养北红尾鸲面临着换食的问题,饲养头三天分早、中、晚在食杯里每次放四到六条面包虫。放在稍微嘈杂的地方,不要静养。

第四、第五、第六天用水把杂鸟料拌成湿料、面包虫四、五条每条剪成三、四段,与杂鸟湿料拌和 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

在这个过程中,面包虫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第七、第八天纯粹喂杂鸟料,在整个换食过程中,从第四天开始,就用手拿面包虫喂它,让它多与人接触。

扩展资料: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北方稍晚些,一般多在5月初才进入繁殖期。4月中下旬即见有求偶行为,雌雄红尾鸲彼此相互追逐,或雄鸟站在树枝或电话线上,不断地对着栖于附近的雌鸟点头翘尾地鸣叫;

当雌鸟应声飞至跟前时,雄鸟点头翘尾得更厉害,而且两翅半举和下垂,脚亦不停地动着。这样持续一会,雌鸟便起飞,雄鸟立刻追上,彼此一上一下追逐于低空。

营巢环境多样,除大量营巢于房屋墙壁破洞、缝隙、屋檐、顶棚、牌楼、废弃房屋等人类建筑物上和邻近的柴垛等堆集物缝隙中外,也营巢于树洞、岩洞、树根下和土坎坑穴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第一周因其过于幼小,吞咽尚显无力,故采用浆料喂养。(具体方法是把含蛋黄为主的粉料用水和少量葡萄糖拌浆,再用小号注射器推入小鸟口中,白天每小时一次)。

根据北红尾鸲终身几乎全以昆虫为食的特点,采取了大麦虫为主料的手段。此时的小鸟每次可以吞咽一个半到两个大麦虫,两小时喂一次。

在笼内增加了一个饲料缸,内有剪断的面包虫和粉料混合饲料,锻炼其早日自理,对其微量元素和饥饿的补充。

扩展资料:

野外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频繁地在地上和灌丛间跳来跳去啄食虫子,偶尔也在空中飞翔捕食。有时还长时间地站在小树枝头或电线上观望,发现地面或空中有昆虫活动时,才立刻疾速飞去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

繁殖期间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距巢80-100米范围内活动,不喜欢高空飞翔。每次飞翔距离都不远,一般是在林间短距离地逐段飞翔前进。

性胆怯,见人即藏匿于丛林内。活动时常伴随着‘滴-滴-滴’的叫声,声音单调、尖细而清脆。根据声音很容易找到它。停歇时常不断地上下摆动尾和点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04
  根据北红的特点,我基本上遵循理解和科学饲养的原则,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周因其过于幼小,吞咽尚显无力,故采用浆料喂养。(具体方法是把含蛋黄为主的粉料用水和少量葡萄糖拌浆,再用小号注射器推入小鸟口中,白天每小时一次)。
  二:浆虫混合阶段(在以上基础上,每次喂完后,过几分钟,给每个小鸟补充一到两个面包虫)
  三:粉虫混合阶段(两周后的小鸟变化非常大,羽毛全部丰满,飞翔能力很强,如果放出笼外,可以垂直飞到屋顶,此时,需要更为理想的能量供其成长。我根据北红尾鸲终身几乎全以昆虫为食的特点,采取了大麦虫为主料的手段。此时的小鸟每次可以吞咽一个半到两个大麦虫,两小时喂一次。和以往不同的是,在笼内增加了一个饲料缸,内有剪断的面包虫和粉料混合饲料,一是锻炼其早日自理,二来是对其微量元素和饥饿的补充。实践证明,在我每次去到鸟房后观察发现面包虫明显减少,有时候他们可以完全吃完)
  最后想说,水在小鸟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我没有遵循掏鸟人“千万不能喂水”的忠告,而是饭前用我的中号水粉笔沾水喂一口,使其润肠,饭后两口。我们应该懂得,水是生命的源泉,在这炎热的夏季,失去亲鸟的小鸟如果喝不到水是什么后果?掏鸟人“千万不能喂水”的理论是因为野外的小北红在窝内喝不到水。这其实这只是掏鸟人看到的一种现象,十分表明的现象,因为他不明白野外的小北红在窝内每天会接受亲鸟3:30天一亮就开始觅食喂雏,直到19:30左右黑天为止,每天喂食时间长达17小时,喂雏次数达218次的记录,是勤劳的亲鸟把水分和食物一点一滴的带回窝内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北红尾鸲饲养。
新鸟最好扎翅,以减少体力,防止鸟因为害怕闹笼、亏膘,加上力气用尽导致死亡。
开食建议湿料加虫段,最好先给活虫诱食。吃活虫后,湿料+虫段稍微调合一下。一般2天可完成开食。最好多给1~2天巩固一下。
水里最好加点葡萄糖粉,给鸟增加能量。但是要记得:葡萄糖水最多要8小时一换。
放安静地方静养。
这些经验都是一位叫“虎踞钟山”的朋友教导的,是养北红高手。
某人也养了一只。饲料:绿豆面2两,小鸡饲料0.5两,鸡蛋黄7个,鲜鱼苗2.5两,这比例配出来结果太硬,鸟上火,鼻子上起大包了。
所以建议你:素料2.5两,鸡蛋黄减少到4个,鲜鱼苗也建议减少到1.5两,这营养也足够了。
北红并不需要多好的饲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