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不让进楼道里充电,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如题所述

电动自行车作为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涉及千家万户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隐患其中一项就是电动车火灾事故据悉,上海电瓶车保有量约1000万辆,实际使用量约800万辆,主要用于市民日常代步和外卖快递骑手出行。电瓶车火灾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其中车辆充电时发生火灾导致的伤亡情况最严重。

面对“火山口上的隐患”上海市出手了据上海市人大调研发现,上海市已发生381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导致20人死亡,死亡人数超过前3年总和。以来本市连续发生3起事故,均为电瓶车充电电池所引发,累计造成12人死亡。“万一电瓶短路,大家都要遭殃。”楼道里一辆正在充电的电瓶车,让家住杨浦区双阳路一高层小区的陆女士忧心忡忡。“邻居把电瓶车拖到楼上,从家里拉出接线板,晚上放在楼道里充一整夜,太危险了。已经跟他们交涉过几次,可他们根本不听。”“这户人家在楼道充电很久了。”陆女士手机里存着多张邻居把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充电的照片:这户居民的家门口拖挂着两个接线板,一头从家中扯出,另一头连着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周围居民都感觉有隐患,多次劝告,但收效甚微。”

类似在楼道充电的情况,在上海居民小区并不鲜见陆女士家一楼楼道内,张贴了多张宣传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的海报,电梯旁还贴着《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知》。显然,这些宣传海报和通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陆女士介绍,自己居住的小区租客较多:“个别出租屋内有四五辆电动自行车”。据她观察,一到夜晚,就有租客从家中拉出几根电线板,给停放在楼道的电动自行车充电。

同样整天担忧楼道中电动车是否会着火的还有市民柳女士和林先生“和邻居说过好几次了,不要在楼道内充电,这很危险!”说起入户充电,柳女士很担心,万一哪天出了事故怎么办?林先生一家亦有类似的烦恼,楼上一户人家每天都会在楼道里给电瓶车充电,虽然他们充电时会守在门口,但老林心里依旧不踏实,“像是生活在火山口边”。

居民在楼道里拉电线充电面对“生活在火山口”上的困境上海市出手了!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其中提到:(六)坚持多措并举,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一是突出对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的管理;二是推动住宅小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三是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重点区域;

四是明确相关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消防安全责任。(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三条)也就是说,未来上海将通过立法手段,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内停放、充电。小区电动车管理漏洞:电动车进楼道、地下充电桩旁住人其实上海市人大早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小区电动车管理存在着管理漏洞“小区缺乏充电设施,居民从家中拉电线到楼道内,有的小区几乎层层都有电动车充电。”市人大代表董健认为,电瓶车进大楼充电,大大增加了危险系数。

“部分老旧小区甚至没有一个公用充电设施。”董健调研发现,一些小区充电设施不完善、甚至缺失,居民不管家住几层,都从家中接引电源到楼道内。有个由三十几层高楼组成的小区,几乎层层有电动车充电,且接引电线的方式多种多样,裸露的插座让孩子触手可及,无任何遮敝措施。“晚上是充电的高峰,无人监控而又长时间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给整个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有的地下室住了人,充电桩就在边上许鸿蕨代表调研发现,普陀区一小区居民楼道充电屡禁不绝,居民们专门就“电瓶车能否进楼道充电”进行激烈讨论,后来一致商量在小区设立集中充电点。

但要设集中充电点,并非易事。据许鸿蕨调查发现,有的居民区在地下室专门辟了一块地方安装充电桩,可是并不符合要求。“我们看到,有的地下室里设有大楼的配电房、消防泵房等设施,而电瓶车就停放在那里充电,如果有车辆起火,地下室将烟雾弥漫,消防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地下室去开启消防泵、切断电源。”更让人心忧的是,有的小区地下室住了人,代表去检查时发现,地下室小房间里摆了电视机、床,而充电桩就设在一旁,“这太危险了”。

在许鸿蕨看来,小区地下室如果有一辆电瓶车燃烧,就会引燃旁边车辆并迅速蔓延开来,而且有些地下室还有通往楼上的供电电缆井道、通风井道、楼梯等,一旦引燃,烟火直冲楼上,仅靠几个喷淋头不能压制火势。而有些地下室的消防喷淋水只能喷几分钟到十来分钟。“如果起火后不能一下子扑灭,就等于没有消防喷淋设施,此时任何人都无法进入封闭的浓烟滚滚的地下室。”

“不仅要排除楼道停车充电看得见的危险,也要避免集中停车地下室潜在的、看不到的危险。”许鸿蕨建议,相关部门要规范指导小区安全停放电瓶车,在指导物业制订方案时,要规避建筑有通风井道、电缆井道、楼梯通道联通的地下室,“这些地下室不适合电瓶车停放充电,如果仅停放不充电,也必须有配套的、自动可延续的消防喷淋设施。”

在代表看来,室外有序散放最安全,可适当在小区安全位置分散安装充电桩以保证居民安全充电。

“代表所提到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不应设置在有通风井道、电缆井道、配电房、消防泵房、与楼梯通道联通的地下室,最好在室外、分散安装充电桩等建议,市消防救援总队认为这个建议具有合理性。”市应急局表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6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章)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就是说,8月1日起,在住宅区里的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属于违法行为了。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或者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依照《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章)第四十七条第七项规定,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令 第5号)

第三十七条  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

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七)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

第2个回答  2021-02-27
我觉得这样的确是可以改善问题的,但是也不能够100%解决因为有些人他把车子停到街道里面,不仅仅是为了充电也是因为没有地方停车所以才会放在这里。
第3个回答  2021-02-27
可以解决问题。因为楼道是上下楼梯的唯一安全通道,出现紧急情况可以为逃生者提供顺畅的逃生通道。
第4个回答  2021-02-27
当然能解决问题,电动自行车在楼道里充电会危害很大,如果不让进楼道,这样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