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第一悲诗”是什么?

快回答哦!有奖金的,先到先得。要内容,解释。

  应是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时诗人处于年逾半百,贫困交加,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潦倒不堪的境遇。诗中描述登高所见的秋景,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而又忧时伤世的复杂感情,慷慨悲壮,动人心弦。登高远眺,映入杜甫眼帘的就是一派悲凄的秋色。“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就是人从听觉(风声急,猿声哀)、从触觉(风吹)感到秋天的凄凉和从人与天的对比中的自身的眇小感。“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从视觉上(青色、白色)感到秋天的冷、凉,“鸟飞回”更暗含了诗人在漂泊的困境中油然生发的乡愁意识。首联起句突兀,以工笔细描,摄取出秋景的六个镜头,将全诗笼罩在沉郁悲壮的气氛中,同时又隐隐透显出诗人廓大而又深邃的情感追求。它不仅给人以一种无尽悲凄的深秋之感,而且为诗人“悲秋”的抒怀营造了气氛。这两句又是一上一下,它表明杜甫是用的仰观俯察的文化视线去观察感受悲秋的,这是一种与天道一致的循环视线,从而表明诗人他一方面感受到了悲秋,一方面又把持住了悲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深秋时节辽阔萧森的景象——树木的飘落,杜甫也在人世上飘落,此景此心,落叶甚悲,杜甫甚悲,怎不令人感慨?然而时光却不管落叶和老人的悲境,一个劲地催促着叶落,催促着人老,就像长江之水滚滚不停,这也无形中流露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声、形的摹拟与结合,更增“时不我待”的悲怆之感。

  这两句写悲秋可谓深矣,然而这两句又表现为上句由近而远,下句由远而近,这是一种与天道一致的循环视线,而且这循环的视线还使悲景含有了另一层意义:一方面,树叶飘落,另一方面长江后浪推前浪,它也会在循环中获得新生。这层意思与前一层悲意的内在结合也正具有中国悲剧意识二重性的典型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不仅在颔联中作情感上渐进式的重锤敲打,使悲情溢于眼前的秋天景致之中,而且更着力地表现个体的生命在无往不复的循环中的渺小,但天道却是永恒的,只要将个体的生命与价值融入永恒的天道,个人也就可以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永恒。换言之,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在暴露人的困境的同时又在弥合这种困境,使人不至于彻底绝望,而是在超越中得到归宿,然而这种超越又不是廉价的,往往要在“艰难苦恨”中完成。悲情、悲景、悲意此时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万里悲秋长作客”,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目睹了苍凉恢廓的秋景,触发起无限悲愁之情——面对悲凄的秋景。面对无言的天道虽仅出现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溢悲情,可谓字字入悲、字字显悲;“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长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罗大经《鹤林玉露》)。寥寥数言,竟写出了多层的悲因,真是达到了“片言明百意”的艺术境界!诗人在内心作了一次空间的漫游,同时又是对自己经历的一种辛酸的回忆。但是他马上又返回到眼前当下。返回到了自身——这更是一种心灵的无往不复的循环。“百年多病独登台”,点明了杜甫暮年悲秋苦病,其沉痛之情溢于言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叶黄,秋悲,人老,心老,像萧萧而下的落叶——诗人的忧时伤世的抑郁愁苦之情在此怎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诗作中的情、景、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形、声、色、态得到尽意的表现。它似一副工笔描绘的写意画,更似一曲无尽泣诉的人生悲歌。在这里,诗人的悲剧感获得了审美性的超越——他的“悲秋”、“多病”、“苦恨”、“潦倒”也就成了超度他的梯航。此时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虽已是水中之月,然而在这最深沉的人生的悲情中。我们又确实可以体味到一种自持种儒者的悲剧情怀和超越意识,一种儒家对含蓄和温柔敦厚的美学品格至善追求。这种自持就是中国悲秋意识的特征,也是中国悲剧意识的特征。

  全诗以天道始,以人道终,天道与人道首尾相接,合二为一,然而,由于杜甫始终以关心国运关心社会的现实笔触、始终以其厚重拙大的忧患意识时刻反映他所处时代的历史状况,因而从《登高》我们仍感受得到其中透显出的作者更为深沉的悲秋情怀——由悲自然之秋转向悲人生之秋,由悲人生之秋进而转向悲国运之秋。不仅是写自然景物之秋,更主要是写人生之秋,心理之秋,这使这首诗包蕴了更浓厚的自然、历史、人生意味的悲秋意识。尽显沉郁顿挫这种浑融之美。在这里作为悲剧意识的消解因素,持续了最长的时间,具有最强大的力量的,自然成为了诗人悲情的寄托对象,同时也成为诗人消解悲情的重要因素。杜甫把自身的悲剧意识投射到自然和历史之中,进而以自然和历史之悲来在一个更广的范围、更高的视点、更深的程度上咀嚼和沉思。在杜甫众多的具有浓烈悲剧色彩的诗作中,《登高》让我们体味到更多的是他的执着与倔强、热望与痛苦,他把不尽的热望与绵绵的痛苦沉积在心底,仿如春蚕吐丝一般,抽绎出无尽的浑厚、雄壮、沉郁、苍凉;他的博大深厚的情怀、他的深邃坚韧的追求、他的无奈的漂泊与无穷的希望。

参考资料:http://www.chinese001.com/gzyw/rjkbb/bx03/jxsc/k06-041.js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2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作者: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第2个回答  2008-11-12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作者: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契阔】辛勤
【藿】《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蚩尤】上古部落酋长,与黄帝战,兴大雾
【羽林】羽林军,保卫宫禁的近卫军
【长缨】达官贵人
【神仙】唐人对歌妓的称呼
【平人】平民,为避太宗讳
第3个回答  2008-11-17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第4个回答  2008-11-12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