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独立、担当、有责任感,到底有多重要?

如题所述

1、父母要做好榜样,言传身教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的言行举止最开始源自身边的大人,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

父母不妨从自身做起,勇于承担责任,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从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任。

聪明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将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的意识根植于孩子的心中,去培养孩子具备塑造未来的意识。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尽早地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并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

林肯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3、家长要及时地肯定和引导

孩子劳动任务完成得好,家长要及时表扬和称赞,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功。

如果劳动任务完成得不好,家长也不要着急或生气,要保护孩子积极性,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和他一起分析、讨论问题,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鼓励孩子承担责任,而不是嫌麻烦而包办代替。

4、适当的奖惩措施,不要让小孩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的民间谚语从古到今,几乎人人都知道。告诉孩子,如果学和尚,不参加劳动,推卸责任,只会让自己也落到“没有水喝”的下场。

从现在开始,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犯的错误要自己承担。

弱者才把错误归咎到他人、社会身上,而强者会先从自身上寻找问题,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孩子,才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4
培养孩子的独立、担当、有责任感相当重要,比任何一件事都要重要,孩子将来会变成一个大人,如果他没有这些品质,那么他的生活会是一团糟,而且把这些品质培养好,孩子绝对是一个优秀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8-24
独立能力很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1500名超常儿童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曾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大城市开展了一项有关幼儿独立性的调查。调查选择了4464名3~7岁幼儿的父母,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教育观念与行为、父母对孩子的评价、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幼儿个性发展现状、家庭教育基础及环境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从3~6岁,四大城市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比例由25%增长到45%,而不愿自己穿衣服的比例,从3岁的21%下降到6岁的11%。从数据来看,能自己穿衣服的孩子随年龄的长大而明显增加。但是实际上,幼儿在两岁就开始有自己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到3岁就可以独立穿衣服了。从调查结果看,到了6岁,仍有相当比例的幼儿不自己穿衣服,无论是什么因素,都不利幼儿成长。

  此外,有相当一部分显示幼儿独立性的指标,没有随幼儿年龄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别。无论3岁还是6岁,有主见的孩子都在40%左右,而不大有主见的则在8%左右;当孩子做事的时候,3~6岁的孩子,有20%左右,即使自己可以干,也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不希望得到大人帮助的,仅占全体孩子的8%,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略有下降;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半左右的孩子都要求别人帮助,基本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此外,20%左右孩子3岁的时候经常哭,到了6岁依然如此。

  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意识严重不足,幼儿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独立能力培养的关键

  珍惜孩子的自我独立意向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其独立性不断发展。

  尊重孩子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学走路时,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慢速分解动作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决定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比如吃饭,孩子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放,父母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解,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

  语言指导必不可少

  尽管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并不很高,但如果清楚的示范动作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观的形象动作是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

  独立能力培养的要点

  1、要有耐心。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所以进行这项工作,家长应有耐心。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家长要先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耐心观察,还要及时地鼓励,耐心地帮助。这比家长亲自替孩子穿鞋、系扣子自然要麻烦些,又费时间,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就是从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

  2、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培养孩子独立吃喝方面,1岁时教孩子用小勺吃饭,到1岁半左右,就要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独立吃饭,还要教他用双手拿着茶杯喝水,饭后用餐巾擦嘴。到两岁半,孩子就能干净利落地吃完一顿饭。

  3、通过游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例如,教三四岁的孩子自己洗脸,可以采用游戏的口吻:“今天妈妈和小明比赛,看看谁把脸洗得又快又干净。”然后,给孩子一块毛巾,边示范,边讲解洗脸、洗手的顺序。

  4、要求一致,持之以恒。

  幼儿园要求小朋友做的一些事情,回家后家长不要替孩子做,或者父母要求孩子做的,奶奶却来包办,这都不利于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09-06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育能够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对其之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少走很多弯路。
责任感和担当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为人处世、支撑事业、家庭幸福的重要的品质和基石。责任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儿童时期责任心的建立更关乎着孩子的未来。
然而在美国,有一位普通的高中老师——伊泽尔,她是美国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却培育出三位世界一流大学毕业,令不少人都刮目相看的女儿,有数据称,三位女儿总身价高达520亿美元!
大女儿苏珊·沃西基被誉为“ Google 之母”,身家超过240亿美元,在全球最有权势的女人评选中,她曾紧靠希拉里排名之后。
二女儿珍妮特·沃西基(右)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是加州大学的医学人类学家和流行病学家,精通非洲多国语言,对艾滋病的研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三女儿安妮·沃西基,被誉为“女版乔布斯,毕业于耶鲁大学生物系,是基因技术公司23andMe的创始人之一,身家超过280亿美元,登上过福布斯封面。
伊泽尔教给孩子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一定要学会独立学习。
伊泽尔教给她们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遇到问题,不是从别人那里寻求帮助,首先要看看能不能通过思考,自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三姐妹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直鼓励她们跟随自己的热情,去寻找内心真正喜欢做的事。
伊泽尔提出了“TRICK”教育法,即: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友善五项原则。她认为,只有这样对待孩子,孩子才能学会这些品质。因为独特的教学理念,伊泽尔深受学生爱戴。
人们无数次问她,如何才能培养出CEO?泽尔这样说:
在孩子们漫长的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就是自己的CEO。家长要努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担当、分享与爱,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
第4个回答  2021-09-06
培养孩子的独立担当,有责任感是非常重要,最起码的孩子能力会得到提升,将来应变事物能力一定会很强,可以独立处理很多问题,所以日常生活中这方面的注意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这些能力的话,将来可能会遇到事情就有挫败感,不懂得如何应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