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机械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
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 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
3. 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4. 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开吗?
5. 出示起子。
6. 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7. 出示刀。
二、探索和调查
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机械。
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
4.出示机械的概念。(降低工作难度)
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念。
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8.你还知道哪些机械。
9.这些机械大约是在什么年代发明和使用的。
10.讲古人的机械。(P3)
三、回顾和解释
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
2.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教材分析
简单机械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些简单生产工具发展演变而来的。他除了课本中介绍的杠杆、轮轴、滑轮外,还包括斜面、螺旋等
本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本中介绍用具的分析机械有什么特点的角度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将学生引入对机械的探究和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一些不同的机械,对一些机械有某些方面的了解,只是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有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本科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力求通过“活动——交流——活动——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达到本科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知道那些物体是机械。
 ●通过比较了解使用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复杂机械是有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和制造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意识到机械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讨论归纳机械的特点、作用,进一步说明什么是机械。

难点:为什么要根据劳动目的不同要选用不同的机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新课

1、谈话:校园里有个大石头,需要移动位置,你么有什么好办法吗?

2、活动;学生说出自己方法

3、回报交流;讨论哪种方法实用、便捷、有效?

4、引出出什么是机械

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到科学探究的机械选用中来

了解机械是有简单劳动工具演变而来,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机械。

(二)认识什么叫机械

1、认识机械

劳动过程使用的撬杠、学校升旗的装置就是机械。

教师出示几个简单机械实物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教师归纳,以上简单的工具就是机械它们用哪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

揭示机械的概念,归纳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讨论:要是没有一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4、介绍古代机械

(1)看书了解古代人们使用机械的图片,讲解认了使用、制造机械历史悠久

(2)分析古代机械使用如何让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5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或观察哪些物体属于机械,他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会按照物体的特征及用途确认它是否属于机械。

让学生

知道机械是人们生产及生活中一

种常用的工具或用具。

(三)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1、教师总结

2、拓展活动:自选一些简单机械,实际操作,体会他们对生活或生产劳动带来的便利。

板书设计

什么叫机械

机械优点:方便、降低劳动难度或省力

简单机械的特征:简单的劳动工具组合而成、……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采取得小红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个组得的小红旗多。

、通过操作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3、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三、课前准备各种机械、多媒体课件、观察升旗四、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入机械这个词1、带学生到操场上升旗,观察旗怎么升上去的。2、回教室讨论。师提出靠顶端的滑轮,滑轮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板书)。提问:看到机械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什么?3、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这神奇的机械世界,一起去了解它,研究它。(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兴趣,从学生熟悉的场景首次引入机械这个词,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感受机械含义1、讲述: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木块,在上面钉了一些钉子,如果钉子钉得不满意,就需要拔掉。2、学生徒手拔钉子。(出示温馨提示)3、集体交流体会。4、讲述: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用工具) 5、教师演示拔钉子。6、学生活动,师要求:每人拔一个,轮流进行,整理员把钉子放回1号信封,并整理桌面。7、集体交流:谈谈用了工具后的体会。(设计意图:此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对比徒手拔钉子和借助工具拔钉子的不同感受,让每个学生在充分动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说出工具的作用。)8、讲述:刚刚同学们用的羊角锤就属于机械,现在,你是怎么理解机械的?(设计意图:由于理解机械的含义是教学的重难点,不能急于求成,要层层渗透,所以此时不急着揭示机械的含义,只是在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感受机械的含义。) 三、体验活动,揭示机械含义1、刚才同学们玩得意犹未尽,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物品,请你进行这些活动。课件出示:v 1、制作一个你喜欢的简单图形。v 2、取一个黑色的芝麻钉,放在白色的塑料盒里。v 3、把面团做成薄饼状可以有选择地进行2、集体交流,活动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以上的一些任务,学生基本上都会借助工具来完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更深一层地体会到了这些机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省时、轻松的好处。)3、思考讨论:什么叫机械(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再一次的充分的体验活动中,进一步明白了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此时揭示“什么叫机械”的问题可谓水到渠成。)4、讲述:大家看看书上怎么揭示机械的概念的,请学生读。5、继续往下看,你还理解了什么知识?多媒体同时出示书上的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简单机械和复杂的机械,复杂的机械也叫机器。(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本,理解知识点。) 四、拓展探究,应用机械的概念1、过渡: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学到了机械的知识以后会不会用,在2号信封里有一些物品,大家判断一下哪些是机械,哪些不是,并写出理由。2、学生活动。《什么是机械》活动记录表物品名称是否机械判断根据开瓶器 勺子 尺子 螺丝刀 指甲钳 蜡光纸 3、集体交流。(设计意图:此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4、认识机械的重要性,普遍性。我们的生活中能缺少机械吗?如果没有机械,会怎么样?请你举个例子。是啊,生活中机械无处不在,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到其它的机械吗?教师出示一些(锯子、尖嘴钳、铲子、转笔刀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机械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处处有机械,生活离不开机械。) 五、了解机械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史1、过渡:是啊,机械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得感谢数千年前的祖先,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2、讲述:请大家看书上第三页右下方的图,想想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利用这些工具的?3、集体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机械的悠久历史,为古人的智慧而自豪,并再一次地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些工具。)4、过渡:机械我们人类的伟大创造,我们一起来看看交通工具的发展。由步行发展到骑自行车、乘汽车、坐火车、坐飞机、乘磁悬浮列车。5、讲述:交通工具的发展是机械发展的一个缩影,看了这些交通工具的发展,你想说些什么?6、讲述:以后的机械发展会更迅速,当然得靠你们这些小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设计意图:知道机械的发展之快,知道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激发学生从小学好科学,长大为社会服务的志向。) 六、引出一些问题,课内向课外延伸机械世界里还藏着许多奥妙,他们为什么会降低工作难度的,为什么会省力的……想继续探究吗?课后先去钻研钻研,老师会在下学期进行机械单元的教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机械奥秘的兴趣,使有限的课堂向无限的课外延伸。) 七、板书设计省力 方便 什么叫机械 省时 与力有关 降低工作难度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