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方向

如题所述

第一,找工作之前,应清楚自己想要发展的大致方向

首先,大致方向是指毕业之后到底想做哪一行。世界上能做的行业有很多,而且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言下之意,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无论在哪个行业发展,只要努力都可以做到拔尖,而具体做哪一行我们也可以自由选择。

而选择做哪一行,除了与专业背景有关,当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性格以及兴趣来决定。

比如,小张对设计行业感兴趣,那么他就不应该选择销售行业;小李对贸易行业感兴趣,那么他就不应该去做金融行业。因此,应届毕业生首先要理清楚自己大致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大致发展方向,才能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不至于漫天撒网,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第二,确定自己的择业动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佛隆曾提出了择业动机理论。这一理论的特点强调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基本公式:M=V·E。

    M为动机强度,指积极性的激发程度,表明个体为了一定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为效价,指个体对一定目标重要性的主观评价;

    E为期望值,指个体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目标实现的概率。

    也就是说,择业动机=职业效价×职业概率。

    首先,职业效价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而职业效价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择业者的择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是择业者对某项具体职业要素(如兴趣、工资、发展空间、工作条件等)的评价。

    其次,职业概率是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可能性的大小。职业概率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

    某项职业的社会需求量。就是说,你自己所喜欢的这份职业属不属于冷门的职业,目前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多吗?因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职业概率同职业需求量呈正相关。

    择业者的竞争能力。择业者的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工作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越强,获得职业的可能性越大。

    竞争系数。竞争系数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竞争系数越大,职业概率越小。

    其他随机因素。比如,不管什么原因,你就是不喜欢这个公司,所以不会选择入职。

    择业动机公式表明,对择业者来说,某项职业的效价越高,获取该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大,择业者选择该项职业的意向或者倾向越大;反之,某项职业对择业者而言,其效价越低,获取该项职业的可能性越小。

应届毕业生如果没办法确定自己的择业动机,可以在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几个职业中选择一些别进行价值评估和获取该项职业可能性的评估,然后通过比较综合分析选择一项相对适合你的职业。

因此,在找第一份工作时,我们要确定自己的择业动机,想清楚自己对于某项职业的选择意向的到底有多大。

第三,想清楚自己希望从第一份工作得到什么?

我们都知道:现在找工作竞争非常的大,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容易,所以我们对职业要素的要求,企业不可能都能一一满足。那么这时,我们又怎么样确定我们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呢?我们可以根据一份工作对于我们的作用来选择。一份工作对于我们职场人来说,不外乎是4个作用。

    为了赚钱;

    学习技术;

    积累行业和工作经验,作为前进的跳板或创业;

    追求地位和身份(比如说公务员、或机关干部的升职就有追求身份地位的成分)

如果你选择第一份工作只是单纯的为了赚钱、为了养活自己,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不用考虑其他的因素,把工工资待遇放在第1位考虑即可。

当然如果你选择第一份工作为了学习技术,那么我们在选择时就需要把公司培训体系是否齐全、实践机会是否多放在首位。

第三,如果你希望第一份工作能让你积累行业和工作经验,作为前进的跳板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一些实践机会相对较多、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参与到更多大项目中的企业。

最后,如果我们工作是为了追求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更注重企业的资历。因为越知名的企业给我们带来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就更高

因此,在选择另一份工作的时候,应该想清楚:我们希望自己的第1份工作给自己带来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1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和定位,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有利工具,可以帮助自己确定职业生活目标,核心是制定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途径,为了更好的全面认识自己,我们应该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为未来投资制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所以每个大学生在大学入学之前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应该进行自我分析,认识你自己,了解自己能力、兴趣、特长,给自己最佳的定位,搞清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

然后,解读你所学的职业。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要进行深入综合的分析,了解该职业所需的专业训练、能力、年龄、性格特点等要求,职业的性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以及发展空间和就业竞争机会。向阳生涯认为,除此之外,还要清楚公司文化和人文环境。

最后,确定方案。确认了就业范围,还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可操作的短期目标计划。对于缺乏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找到进入职场的机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时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用好身边的人脉资源,尽早接触社会,寻找各类工作机会,最好能通过熟人推荐工作,这样的成功率往往最大。同时要注重自己学习能力的培训与提升,不单单是专业领域的技能,而是多个领域都可能用到的技能和素质,包括自信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挫折应对、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这些技能和素质的增强,有助于提升求职成功率、在职场的适应程度等。朝着这个目标去实现,去坚持。

职业生涯的规划不仅仅是人生的计划和目标,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制定下这份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它能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目标,提高我的生涯规划能力。我们应该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充实自己,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努力经营当下,直至未来明朗。

第2个回答  2022-02-23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与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和愿望的有机整体。那么,新生们如何制定自己的计划呢?就业指导专家将其分为七个步骤:

第一步:适应校园环境。在大学的第一个月,新生们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应该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摆脱陌生感。在熟悉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校园资源,学会借助网络掌握信息。

第二步:思考自己,确定自己的立场。在这个阶段,新生需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能力确立职业理想。

第三步:学校生活适应期。这一阶段新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基础课程,掌握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效利用大学资源。

第四步:所选专业的理解期。在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理解专业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个阶段,新生应该咨询更多的专业老师,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建立自己对专业的兴趣。

第五步:其他专业博览期。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的业余时间?专家建议:利用业余时间丰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浏览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图书馆或网络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了解和判断本专业,确定自己的兴趣点和目标专业。

第六步:专业技能体验期。在理论学习之后,你应该找到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验证你的选择。例如,理科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实验室做很多专业实践。新闻专业的学生可以尝试写一些文章,甚至在暑假做一些兼职工作。有营销目标的学生可以尝试做销售工作。这个阶段至少需要2个月,这有助于判断你的目标职业是否是你的兴趣点,并调整你的目标。

第七步:大学关系建立期。人脉的积累应该从大学开始。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与以前的同学或朋友的交流,而且要重视大学同学关系的建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