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

如题所述

1、首先,要注意态度。家长要和老师沟通之前,不能一上来就盛气凌人,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矛盾的。先肯定老师的付出,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照顾,毕竟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这样做一来能够让氛围更加融洽,不至于尴尬,二来能够让老师放下心中防线,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第二、要注重沟通技巧。再木讷的老师,也应该听得明白家长的话中有话,家长只需要委婉地告诉老师孩子出现的问题即可,不用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题点到为止,老师自然心领神会,下次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冲着孩子发无名的怒气。如果是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也应该用请教的口吻对待老师,让老师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3、第三、注意沟通的方式。很多家长喜欢用微信来沟通,微信的好处是方便,但坏处是不能及时得到回复,常常聊了上句,因为有个其他事又被打断了,很难系统性地沟通了解。

而且靠文字沟通,语言上没有把握好,很容易让老师觉得没有礼貌,借故拒绝回答。所以,如果可以,最好是电话沟通,或者当面沟通。

注意事项:

1、不要找借口工作忙

多数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往往借故于“工作忙”等原因(有的家长,即使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也要找亲戚朋友替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多数都是被老师叫到学校,被动地与老师见面。

因此建议有这样沟通障碍的家长,要改变与老师沟通的态度,明白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做家长的“天职”,建立积极沟通的意愿,主动走近老师,是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2、不要说一切都听老师的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一种说不清的“惧意”,有很多的学生家长与老师沟通经常说:“一切都听老师的!”完全放弃了做家长的权利,而当起孩子老师的学生。

任何沟通都需要诚意,家长与老师也不例外,如果家长拿出沟通的诚意,而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能够平和、客观,这样就容易统一认识,选择一种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避免老师讲一套,家长做一套,学生无所适从的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7

你好,怎么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可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家长会

一 注意和老师沟通的时机

我们都知道老师平时工作是非常忙的,他不是说什么时间接待你态度都会很好,或者是都会很有心情。

有的时候,我们家长赶的时机不好,正赶上老师心情不好或者是没有时间的时候,老师或者是说话态度很不好,或者是说几句让你就赶紧结束……

这样的话,你沟通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你会觉得沟通完了非常的失望,非常的无助和沮丧。所以说沟通的时机就非常的重要。

二 和老师沟通,注意沟通的频次

当你想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情的时候,你看看你和老师沟通的频次是否是否合适。

一般情况,我们和老师沟通的时候,都是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和老师沟通一次。

或者是赶上,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家长会之后想法和老师做一个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状况。

提醒注意的是,不要和老师沟通的太频繁。

因为老师他的平常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又要管自己的家里,又要管学校里的每个孩子,所以他有的时间非常有限。

我们就不要大事小事都去烦扰他,以至于他对我们的沟通就不会太重视了。

老师与家长

三 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选重点的内容和集中事件

比如说你刚发现孩子有一点事情的时候,你不要急着先去和老师沟通,你要先去观察自己的孩子,从孩子那多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或者是你发现孩子有一点状况的时候,然后继续去发现,把孩子的几个事情攒到一起,想法用一个集中的时间和老师商量去沟通。

再比如:你发现你的孩子学习最近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每天感觉很不高兴,很郁闷。总有一些状况,让你感觉很怀疑,是否他在学校里和同学人际关系方面有问题?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一些什么样的情况?孩子是否谈恋爱了,……你想和老师去沟通,看看他在学校里的状况。

你可以试着先观察孩子一段,然后看看孩子究竟有什么样的一些情况,在集中和老师去沟通,再看看他在学校里的情况如何,这样才好和老师更好的去配合。

以上提供的三个方面,仅供家长参考,希望能给你一点小小的陪伴。

第2个回答  2022-10-10
家长和老师保持良好交流是很有必要的,能够让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家长的想法,教育时候能有的放矢。
1,家长要正确、真诚地表达感受,避免负面情绪


老师也是人,有吃喝拉撒、七情六欲,所以和普通人交流的那些法则,也是通用的。当一位家长真诚地和老师沟通,老师是可以感受到这种真诚的。

家长很容易焦虑。孩子在适应期难免会有问题,家长急于帮孩子解决却无从下手,焦虑就产生了。焦虑一旦产生,就会引发负面情绪。
所以,家长首先要学会正确地表达想法,真诚地去沟通,一旦发现自己带有情绪了,就要暂时停止。

要知道,如果家长的负面情绪滋生,容易和老师产生矛盾,不管矛盾是否激烈,受到影响的,一定是我们的孩子。
2,关注具体的事情,积极反馈结果。

犹豫着要不要和老师沟通,就先想清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最想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担心孩子,却说不出具体原因,和老师联系只能说“希望老师多照顾”之类的话,老师也会摸不清头脑,她只能告诉你,我会尽己所能,照顾好全班。
具体有目的的沟通,既表达了家长的担心,也让老师对孩子有了初步的了解,是积极有效的。比空洞的一句“老师您多照顾”更有力量。
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可以一次聚焦一个点,这次是课堂听课情况,改进一周后反馈给老师,下次再专注课后学习习惯,持续地沟通,会让老师明确时间段内的关注点,减轻老师的负担。

时间长了,老师会感受到,这是位用心、很淡定的家长,他很看重老师说的话,一直在配合学校教育。
3,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过度打扰


有些家长希望和老师打的火热,而这种“火热”通常带着刻意,因为我的孩子在你手里,所以我拼命奉承你。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旦带着刻意,就会不舒服,容易给老师带来困扰。老师和家长是以孩子为基点的关系,对老师来说,“工作关系”多过“私人情感”。要尊重这样的交流属性,成就健康的“家校关系”。
顺其自然的私人交往,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发自心底的真正的尊重,才是我们对老师的正确态度。

最后,不要占用老师太多时间,毕竟老师要面对的是一个班40多位孩子和家长;不要在不恰当的时间联系老师,比如深夜或其他休息时间;学会换位思考,管理好情绪,不要让无效沟通消耗双方的精力。

总之,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和老师的沟通,是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

所以,真正的沟通秘籍,就是真诚,正确表达,不带负面情绪;聚焦具体的事情,持续给出反馈;尊重老师,不需要刻意拉近距离。

希望可以帮助父母,和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家庭和学校之间流淌正能量,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助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0-10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双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应该多和老师沟通孩子的事情,沟通嘛,就是正常的语言交流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