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重要的品质

如题所述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五种品质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不是我们能限定的,也许父母最需要给予孩子的是足够的成长机会
适当的
西方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儿童阶段,最应重点培养的5种品质是:自信心,热情,同情心,灵活性,充满希望。
自信心: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项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尽可能地去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去诱导他们,鼓励他们抱有成功的信心。
热情: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任何事业都不能成功。热情,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是生而就有的。然而要使其不受伤害,继续把热情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因为热情是脆弱的,很容易被诸如他人的嘲笑、接连的失败、考试的分数等挫伤,以至被摧毁。因此,父母要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热情,千万不要随意伤害它。
同情心:大多数儿童对于有生命的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是很敏感的。如果一个家庭经常关心他人,那么,自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
灵活性:无论是现今还是未来,灵活的应变能力都是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品质。怎样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呢?最好的方法是尽早用成年人的爱心和智慧去影响孩子,使他们能早日成熟,避免由于过分幼稚和脆弱而经不起来自社会的各种冲击。
充满希望:这种特性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要培养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父母本身就应该是乐观主义者,比如教导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当困难真的来到时,孩子就会敢于面对现实,临危不惧,从而建立起坚强的个性和忍耐力。这一点,正是其一生成功的希望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十大品质

1、交往能力

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孩子成功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沟通培养了他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的能力,通过这种关系,孩子不仅学会了建立对自我的认知,也同时学会了建立对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认知。

这是我们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能力——能够去信任他人,能够去爱他人。这让我们能过上与人相通且有意义的生活。

如何鼓励交往:

了解你的孩子对什么敏感,喜欢什么,知道什么可以给他带来快乐;
和他一起了解他与生俱来的兴趣,跟随他的引导;
通过扩展你们之间的活动的范围来探索你们的关系;
逐步拓展孩子的交往范围;
当他的感情受到挫折时鼓励他不要放弃,鼓励他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2、共情能力——关怀他人的能力

这是一种会令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能力。真正能够共情的人不但能够理解,甚至能够感受你的所思所想,可以在情绪上与你产生共鸣。他们的嗓音能够与你的感受共鸣,他们的眼神也能够与你的感受共鸣,然而,他们又能够掌控自己的情感,给你足够的空间去呼吸,去体会自己的情感。

他们会让你感到舒适和安慰,并不将情感强加于人,能够集中于你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这就是共情关怀。

一个孩子被施予的爱有多少,他共情的能力就有多大。共情是好孩子的显著特点,但也是孩子最难获得的一种品质。

如何鼓励共情:

尝试跟你的孩子共情。共情能力的培养来自被共情的示范;
帮助他去认知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全方位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清晰地表达你的情感,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感,与周围其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并让孩子用面部表情和声调表达出他们的情感;
以自身感受为比照标准,让他去对别人的感受产生兴趣;
让你的孩子安全地去体验各种情境,鼓励他运用自己的想象超越自身已有的经历。

3、好奇——爱追根究底的情绪

好奇心——人生中每一次前行的原动力,让我们对外部世界和世间万物充满了兴趣,这是成就一个优秀孩子的最基本的条件。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将好奇心倾注于科学和创新探索都让他拥有了无比强大的能力去探索、思考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好奇心强烈催动着孩子去发现更多未知的事物,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尝试将行动和结果挂钩,促使他们将人类与情感联系起来。

好奇心点亮了孩子的创造力,激发了孩子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扩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不断取得进步、向前迈进。

如何鼓励好奇心:

让你的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去探索他所处的这个世界;
让孩子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鼓励他把玩具拆开来看看,用混合颜料去画画,在水中扑腾戏水,去森林探险;
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去看各式景观,听各种声音,闻不同味道,摸不同质地的东西,去体会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跟不同的玩伴交际往来;
帮助胆小的孩子克服对新生事物、未知事物的恐惧,鼓励他们去探索新的领域;
让你的孩子表达他的观点、想法,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沟通——语言交流的能力

交流意味着既能通过口头表达的语言语气来交流信息,也能通过手势等非口头表达进行信息互换。

我们把自己的情绪、欲望赋予我们使用的手势、文字或者符号上,使这些语言有了意义,让我们不断地想要去交流沟通。

一个好的沟通者能够将倾听、思考和交流融为一体,理解别人的反应,甚至可以洞察别人说出的话与其要表达的情感之间那点细微的差别。不论他是跟个人还是与一个团队沟通,都能跟人亲切地交谈,在工作、生活的交流中能够达成具体成果。

如何鼓励交流:

对于刚降生的小婴儿而言:需要你配合宝宝来做发声练习,不断地跟着他们的节奏,重复模仿他们的发音;
对于正在开始学着与人对话的小宝贝而言:需要你不断地跟他们说话、唱歌,让他们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表情和手势;
对于蹒跚学步的宝宝而言:你要学着理解宝宝的情感指向,以及他们发出的声音、做出的手势所要表达的意图,并且,听从他的指挥,用语言和行动对他作出回应;
当宝宝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鼓励宝宝开口说话,跟他不断重复他说过的话,不断强化宝宝的天赋。让宝宝告诉你他想要什么,你再帮他拿到他想要的东西;
对于那些已经能够用简单句子进行谈话的孩子而言:你得让他畅所欲言,让他给你讲故事,鼓励他进行长篇交流,可以从问他“为什么”这类问题开始;
要得到孩子行为的原因、观点和选择,通过引导孩子对事件进行多方解释来鼓励他细节思考的能力;
自我反省:让孩子说出他关于任何事情的观点。你得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弄明白孩子对于朋友关系、学校课业、体育课程的想法,以及你的孩子作为成年人跟你和他的朋友们进行平等对话时,他的想法。要让他理解你的观点,你再听听他的观点,并且对此作出回应,让他知道你完全能够理解他。

5、情感张力——激情与平衡

孩子需要全方位地体验人类情感,并能够表达各种情感,从快乐到生气到伤心。简单表达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具备控制情感,让情绪恢复平静的能力。

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在新生的独立意识和对未来的强烈期盼的促动下变得更加开阔,他们的情感海洋上会充满狂风暴雨,难以保持内心世界的平衡。

幸运的是,这会有更多机会让你们共同探讨关于人生的意义、价值观、正义感等重要话题。作为父母,我们要抓住机会跟孩子表达情感,提醒他们我们爱他们,也非常欣赏他们。

父母要帮助孩子表达情感、平衡情感,让他们拥有越来越健康的情感处理方式。

要清楚什么能够帮助宝宝平静下来,什么能帮助宝宝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要明白哪类声音、画面和行动能够抚慰孩子;
帮助孩子学着去调节情绪,比如,当孩子过于兴奋的时候你首先要冷静下来,要是孩子难过、想逃避,你应该给予孩子温暖和信心;
在与孩子的情感互动中,你应该充分展现自我的情感张力;
要像接受快乐、温顺这类的情绪一样,去接受愤怒和攻击性这类负面情绪;
通过玩假装游戏和交流情感帮助孩子探究充满诗意的情感世界,让他预料未来可能产生的情绪;
经常提醒孩子没有什么所谓的禁忌情感。
6、真正的自尊——自我感知的重要性

自尊,是人的一种基础感受,它让你觉得自己真的非常不错。自尊不是以毫无原则的热情赞扬为基础的,来自于孩子在成功克服困难之时所体会到的令人欣慰自豪的快感。

真正的自尊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轻易改变。拥有自尊心的人,即使面对糟糕的成绩、生气的老师或是拒人千里的朋友,也不会放弃对自己的肯定。

拥有自尊心和自我认同,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会经受住人生不可避免的风雨,走向璀璨的明天。

和宝宝一起玩,对他做的所有小事感到骄傲;
给他挑战,让他用姿势或者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鼓励他自己行动;
在孩子做得比以前稍微好一点的时候,让他看到你眼中惊喜与赞扬的目光;
即使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也一定要尊重他,如何给他制定适当的限制,让他能逐渐地意识并接受自己性格中的所有方面;
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会因为什么而感到骄傲,因为什么感到羞愧。通过这种方式,他的自我认知和骄傲感就会变成一种他能理解和清晰表达的内在标准。

7、内在的纪律——坚定不移和自我控制

优秀的孩子具有自律的内在动力。他们计划,他们坚持,并最终达到目标。

我们所倡导的纪律性,是那种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把精力集中起来,全力以赴地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努力,并且,始终坚持不懈直到完成任务。

纪律的目的是为了自律。一个自律性强的孩子会将自律的内在声音作为一种行动指导,帮助他在面临各种复杂环境时依然出色地完成工作。

允许孩子关注他的兴趣所在,不论是砂体城堡,还是手指画,要鼓励孩子坚持;
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模拟或讨论解决问题的每一步;
温柔但是很坚定地给他设定限制,帮助孩子避免有时出现的分心。列出孩子可以选择的惩罚措施,和他讨论设置这些限制措施的必要性;
帮助孩子在安排时间和选择目标上拥有更多主动性,在需要你的支持的时候,随时给他帮助;
询问引导性问题,帮他弄明白实现想法的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预见艰难的工作,要有耐心。

8、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的内心生活

创造力是一种能让我们一生变得丰富多彩的品质。那些创造力得到提升的成人会发现,他们能轻易使反思思考和共情达到新水平,这是与配偶相处、养育孩子所必须的。所有的想象力、灵敏度与创造力方面的进步,都是我们每一天面对新的挑战时所需要的。

创造力是一种核心力量,能帮助孩子实现我们对孩子所抱的期望。

创造力和想象让人类创新性思考,想象未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激发孩子掌握特殊领域的基础技能,或用独特的方式把握创造力;
鼓励探索和询问,不要避开错误;
鼓励孩子用写作、音乐和绘画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梦想。
9、逻辑思维——感知世界

合理的思考是感受世界的一种能力。我们搜集信息,并且拓展这些知识,去缔造事实与因果之间的联系,这些技巧被我们广泛运用在生活中。

我们希望孩子能获得以显示为基础的逻辑思考能力,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最大可能地了解这个世界。

当我们和孩子扩大并深化了生活经验的时候,包括对生命终结的沉思、某些得到强化的价值观,以及拓宽的思考,就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对待人生、对待我们自己和所爱的人时,获得一种平静。

有生之年,自省的需求永不停止。当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好的同时,也帮助孩子有逻辑地反省了自己。

帮助孩子感知世界:

回应孩子,给他挑战,让他来回应你,让他明白他的所作所为影响世界;
留出空间与他多次进行长时间的对话;
让他为事件找出更多原因,用多种原因看待一个问题;
帮他在书本、电影或者运动中,对比自己的喜好;
通过讨论多个选项,让他排列等级,例如,哪种特性最重要,有多重要;
让他判断自己的行为、意见和学业,联系自我评估,但要保证有建设性,不会被失败击垮。

10、道德上的正直——一个关乎心灵的问题

不同的孩子及其家庭,他们的伦理感和道德感起源于多种多样的世界观、宗教观和文化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接受的对与错、好与坏。

对于一名优秀孩子而言,道德的核心是关心、在意什么是对与错的能力。

发展道德和伦理意识有三要素。你要能明辨是非,能理解支撑你的生活及其文化的价值观,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能关心。

当孩子渐渐了解到世界上的事不总是公平的,他会越来越进入到一种不清不楚的状态:在看似绝对公平的世界,他可能要做出伦理或道德上的选择。当挣扎于这些复杂的问题时,没有简单的答案可以安慰他。

帮助孩子具有道德感的方式:

在孩子沮丧时,帮助孩子平静下来,问他感觉如何,为什么这样;
带着共情与尊重之心对待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他从你的表率行为,而不是你的教导中学习;
设定严格但温和且适当的限制;与孩子进行“如果……会怎样”的讨论;
告诉孩子你也遇到过同样的道德难题,也同样做过遗憾的事,你了解他那激动的情感,并告诉他历史中的伦理传统。
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问他哪里、合适、为什么、怎么样,以及到了什么程度的问题,胜过做出庄重的宣言:要做正确的事。

鼓励孩子去自我反思的父母,以及他们的孩子,会对社会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而这样的内在价值观有助于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20-10-06
我觉得是怀有好奇心,无时无刻对世界的一切充满疑惑以及拥有去探索的欲望。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大部分孩子缺少这种品质所以才更应该看重,更需要这种品质。时常走在路上总会被小孩子所吸引,因为总感觉他们身上有我所没有的,能够让我感到快乐的东西。都说小孩子的世界是最简单最纯洁的,当然,对于成年人来说一定是这样,不过我在想如果把中国的小孩和外国的小孩相比也许就不这样了。

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思想被禁锢,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应试教育之下,接受着没有新意的教育,于是思想也慢慢变得没有新意,这时候就会发现好奇心有多重要。虽然有一句话叫好奇心害死猫,但这并不代表好奇心是个不好的东西,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相反的,没有好奇心,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无波无澜,毫无乐趣可言。国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强调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没有固定的知识标准,所有的一切全靠小孩子自己去发掘。从小培养起来的好奇心与探索力让他们拥有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能够发现或者发明各种新奇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外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多的原因。

不仅仅是因为教育模式的单一,中国从古至今的国家体制也影响了小孩子的成长。从封建社会开始,孩子就被迫的学习或者了解了在这个年龄阶段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例如生存与斗争。看宫廷剧的人都知道,封建社会皇权至上,人人都为了权利而争夺,于是从小生活在这种背景中,小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与立足,甚至有的人已经学会了斗争与厮杀,尤其是皇室子弟。有的时候特别佩服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但又不得不为他们可悲,从小就被剥夺了童真的权利。

现代社会的应试教育体制让孩子的好奇心受到禁锢,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本国的教育对孩子的禁锢,还有外来文化的侵袭。各种文化的冲击让小孩子的童年从嬉戏打闹变成了游戏电玩,于是在虚拟的世界里了解了这个世界的所有,对自然失去了好奇,失去了兴趣。现在最重要的我以为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这种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让他们的童年甚至以后的生活充满乐趣与激情。
第3个回答  2020-10-06
信任
  对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其他品质特性得以发挥的基础。如果孩子对他人没有信任,那么他在自信心的形成和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体验到很多痛苦。对现在渐渐长大的孩子来说,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给他一些关注。随着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他已经不满足于吃吃喝喝单纯的一些事情,他开始产生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父母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给予关注。孩子的性格各异。如果父母的行为模式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就会多一些,表现出来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多一些,反之亦然。
  耐心
  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比其他孩子多。单纯的孩子还没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他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今天父母做事的习惯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标准。如果父母做事无规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吗?你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耐心。孩子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其实他能听懂。孩子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因此让他们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书本等杂物,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你不要说“等10分钟”。你要告诉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
  责任感
  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是责任感的基本体现。事实上,在你还没有察觉时,孩子已经开始观察和学习责任感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自己5分钟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个小时都做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做事情。其实你不妨变通一下。如果时间特别紧张的话,可以选择让孩子做最简单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自己做。但是,如果不想要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就千万不要做一个万事包办的妈妈。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他把小纸头递给爸爸,大一些时让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这些都是小事,但对培养孩子责任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自信心
  让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独立完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一些事情。注意刚开始尽量让他做简单的事情,孩子做不好太复杂的事情,连续的挫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到了合适的年龄,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孩子小时非常依赖父母,等他逐渐长大,父母要一步步放开约束,让他为自己作主。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像放风筝一样,逐渐放松手中的线,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感觉他人的感受
  知觉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础。拥有成功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了解他人的感受,然后做出适当的回应。3岁以前的孩子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们只能从自身出发感受世界。虽然孩子还没有知觉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感受。父母可以重复讲述他人的感受给他听,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不能给他英俊和美丽,但是你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给他信心、耐心、责任感、自信心、感觉他人的感受的品质,那你就给了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第4个回答  2020-10-06
做为家长应该认为,对孩子来说,“信任、耐心、责任感、自信心、投入”是最重要的五种品质。后天的培养对这些品质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信任
  对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其他品质特性得以发挥的基础。如果孩子对他人没有信任,那么他在自信心的形成和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体验到很多痛苦。对现在渐渐长大的孩子来说,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给他一些关注。随着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育,他已经不满足于吃吃喝喝单纯的一些事情,他开始产生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父母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多给予关注。孩子的性格各异。如果父母的行为模式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就会多一些,表现出来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多一些,反之亦然。
  耐心
  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比其他孩子多。单纯的孩子还没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他是一个默默的观察者,今天父母做事的习惯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标准。如果父母做事无规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条吗?你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耐心。孩子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其实他能听懂。孩子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因此让他们学会耐心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说,你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书本等杂物,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你不要说“等10分钟”。你要告诉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
  责任感
  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终是责任感的基本体现。事实上,在你还没有察觉时,孩子已经开始观察和学习责任感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自己5分钟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个小时都做不好,所以不让孩子做事情。其实你不妨变通一下。如果时间特别紧张的话,可以选择让孩子做最简单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自己做。但是,如果不想要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就千万不要做一个万事包办的妈妈。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让他把小纸头递给爸爸,大一些时让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这些都是小事,但对培养孩子责任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自信心
  让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径就是让他独立完成适合其年龄特点的一些事情。注意刚开始尽量让他做简单的事情,孩子做不好太复杂的事情,连续的挫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到了合适的年龄,试着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孩子小时非常依赖父母,等他逐渐长大,父母要一步步放开约束,让他为自己作主。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像放风筝一样,逐渐放松手中的线,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感觉他人的感受
  知觉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础。拥有成功人际关系的关键是了解他人的感受,然后做出适当的回应。3岁以前的孩子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们只能从自身出发感受世界。虽然孩子还没有知觉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感受。父母可以重复讲述他人的感受给他听,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不能给他英俊和美丽,但是你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给他信心、耐心、责任感、自信心、感觉他人的感受的品质,那你就给了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