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知识怎么理解哲学?

如题所述

大多数哲学家都有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和定义,可哲学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第一,哲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天文地理,社会伦理,精神世界,几乎涵盖我们所能想到的任何领域。
生活的哲学,就是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生命的哲学,就是对生命机理的探索和生命意义的认知。为人处世的哲学,就是洞悉社会伦理关系,寻求利欲平衡的研究,确保自己的利益和权益不被损害。
各行各业,各门各道都会有自己的哲学,五花八门,涵盖甚广,那就是对各行各业技巧,原理,规则的认知和认知后的运用。
可见哲学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如何去准确理解哲学
第二,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分离出很多其他具体的学科。
刚开始哲学里面都是各种神话,而后到了一定认识阶段,神学被分离出去,哲学又在研究天文和地理,于是等以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分离出去以后,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地理也都独立成了学派,哲学似乎路越走越窄,其定义也是从神学到科学再到形而上学一直在变化。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哲学涵盖的范围太大,而且哲学主要研究对象的范围一直在变化,所以对于一个巨大的,且变化的事物,很难给一个统一且准确的定义!
如何去准确理解哲学
如何简单形象的去认识哲学,定义哲学呢?

第一,因为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在以前我们中国的词汇里没有哲学这个词语,所以翻译过来后体现出一种突兀的存在,使得文化理解较为困难。但有一点,哲学可以是智慧的学说,这也有点贴近哲的本意。哲学可以理解为爱智慧的学说。
第二,无论是西方提出的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还是中国格物致知的理学,或者尼泊尔印度佛教里面的心学,都是用来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的,存在的原因,存在的意义,存在的规律。
第三,探究和认知是哲学的基本目的,宇宙和人类本身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一个是客观的世界,一个是主观的我,如何去认识这两者,那就是哲学的目标。
如何去准确理解哲学
所以哲学就是认识的学说,无论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主观的臆想上,还是建立在实验论证上,或者是建立在思辨的经验上,那都是用各种方法去认识我们之外的宇宙,认识我们自身,把我们和宇宙合在一起,那哲学就是我们认识的学说,不管是那种方法。不管认识的对象是谁,总之就是一种探索和认知。
这也就可以简单回答什么是哲学了,哲学就是人类认知的学说,认知就包括了神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这也就是广义的哲学。哲学就是认识学或者认知学,这样有多好理解!
既然有了广义的哲学,那就应该有狭义的哲学,那狭义的哲学又是啥呢?

前面说了,当认识到了一定阶段,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论以后,就被单独分列了出去,如数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而这些学科里面又可以分出其他很多分支。
如何去准确理解哲学
哲学发展到现阶段,这种认知的学说在分出了神学和自然科学之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主观意识和基本经验去讨论一些抽象的存在,一些空洞的理论,以及科学前沿的想象,如宇宙的爆炸与坍塌之类的东西,总之就是用想象和思考去概括一些难以用科学公式表示的事物。这不就是形而上学吗?形而上谓之道,道就是自然规律,我们就是用思考和语言去描述自然的一些规律,这就是目前哲学的研究范畴。
所以狭义上的哲学如今已经仅仅剩下了形而上学,当然这种形而上学必须要包括科学的前沿,这也就是哲学排头尖兵的作用,在认知上要一直站在最前沿。
目前当代的哲学为啥没有巨大的成果和发展,也没有什么大师?

哲学的最蓬勃发展时期就是在自然科学未能形成系统之前,一旦以实验检验为标准的科学形成了系统,哲学的范畴也就减少了,再去挖出一块钻石就比较难了。
另外目前的所谓哲学家都是在研究哲学史,都在吃老本,没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所以很难对自然科学前沿的事有新的认知和判断。
如何去准确理解哲学
作为哲学家必须去了解和认知科学前沿的事,必须要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否则这种形而上学的哲学很难再有大的建树,也很难再有新的领悟!
目前哲学家把自己研究的对象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划分的一清二楚,这也是当代哲学没有异彩,没有大师的原因!,因为他们都不具备哲学家的敏锐和思辨以及渊博的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一般具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进一步地各种哲知形成了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用范畴式表达这一过程就是:哲知{感知/理知},体系{个体/关系};哲学{哲知/体系}。
其按其词源有“追寻智慧”的意思。“哲”起源很早,其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
哲学家们对哲学的定义
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争议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
外国哲学家对哲学的理解与定义
1、罗素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罗素认为)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2、柏拉图
柏拉图指出:“thauma”(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柏拉图满蕴深意地说:“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惊奇)之女,并无误溯其血统。“iris”(彩虹)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与福音,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
第2个回答  2020-10-21
基础释义
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两大对立派别。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

详细释义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 2.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 4.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5.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动将变得盲目,对未来将失去预见性,心灵也将失去寄托。
第3个回答  2020-10-21
背景:仅仅是学过普通逻辑”的一般人。目前对哲学的理解也就是,有朋友学这个专业,然后偶然和我聊一聊,道听途说的水平。因为我问过他一些问题,他说他也只是个刚入门没多久的新生,许多问题不能很好的解答。

描述:(或者说疑惑)

1、如果说哲学是爱智慧的,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智慧”,因为其他学科也是求知的,感觉说你是爱智慧总要和其他学科不一样才对。还是“爱”方式不一样,无目的的爱,不像别的有明确目的?但感觉哲学和其他学科在研究时总是有目的啊?(这个“爱智慧”的说法,我总是觉得有种流传下来的感觉,流着流着大家不断解释就认可了)

2、可能时间上是古代哲学吧,亚里士多德什么的,总给人一种寻求大一统的感觉?虽然偶尔听朋友说近代的,没有不再追求大一统的感觉,但还是在总的问题上,希望一些大的原则,解决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哪个谁的功利主义什么的。也就是可不可以说从方法上总是追求一种大原则、大方法或大理论。

3、我觉得如果说要给哲学给人生追求意义,但感觉神学也可以,神学感觉也不是要求一昧放弃理性,也有各种理性的解释。(当然,我理解的神学或哲学,和专业的理解可能有许多差距,我只是门外汉,有什么得罪的说法,望谅解)

4、目前,是否应该把哲学作为一个专业来理解,而不是一种总是所有专业的基础?(当然,从历史上看,好像是这样的。所以我才说“目前”)

5、如果仅仅是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来看,他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边界?(当然,学科有交叉,所以这里我的说法可能指的是相对清晰的边界。我知道有许多二级学科,所以不同专业背景的大神,可以说说自己领域的相对边界吗?)

6,感觉哲学也像和别的专业一样是问题导向什么的?还是说学者是问题导向,哲学大师做理论?

希望大家解答问题最好可以说说上述这几点有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我只是门外汉,可能上面许多门外汉的说法触犯到许多专业学习的敏感性,比如说“总是误解学哲学”什么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第4个回答  2020-10-21
哲学就是使人聪明的科学,哲学是人们在客观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这个人不应该钻牛角尖,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一个最佳的方案来处理,不能走极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