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为了你好”到底有多么可怕?

如题所述

在我看来,“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实并不是真的做到了为你好,而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主观地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实际上也可能存在自己自私的想法。
对于父母来说虽然确实是为了孩子着想,但也要多考虑替孩子做的决定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是不可以被轻易忽略的。否则,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仅不是为了孩子好,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甚至与父母起冲突,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另外,父母由于不理解孩子的需要,把自己认为好的给了我们,我们却很反感。这说明很多父母并不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孩子也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互相的理解、沟通和感同身受,以至于产生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7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管着你的生活,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干涉你的工作,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跟你们同住,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盯着你的媳妇/老公/孩子
这些话,为什么中国父母总是说?
原因一:孩子长大了,父母没长大
孩子的成长速度如同坐火箭,每年都以指数速度变化。知乎上的曹文雯说,5岁的孩子,一年已经占到了她经历过人生的五分之一,然而对于一个35岁的父母而言,这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
孩子全方位的依赖父母,只在出生前两年。当你发现孩子能够顶嘴、说不、有自己的判断时,孩子的步伐已经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奔向自己的世界。但很多父母对此毫无察觉。
前阵,毛豆妈的身份证丢了,回老家重办。户籍大厅里,白墙黑字的办证流程已经清清楚楚,一位高中生的妈妈却寸步不离。“妈告诉你,先填这个表。”“嗯,照相完去那边排队。”有人劝,你让她自己找就好。她却笑眯眯的说,“我们家XX还是个孩子呢,我是为了她好。”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巨婴。这种“我都是为了你好”,已经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这种控制的根源,是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又愚蠢又自私。
这种父母,大概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不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吧。吃饭要帮喂,穿衣要帮扶。小时候父母管习惯了,等孩子大了,父母还是习惯性地干涉,并且以孩子无法拒绝的名义:“我是为了你好。”
有的父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是怕我的孩子走弯路,难道不对吗?
当然不对!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主选择的人,而不是一个从不犯错的人。
从不失败的孩子是可怕的。因为小的失败,避免了大的失败;表面的失败,避免了根本的失败。毛豆姥爷管教我时,有句名言,“让她按自己主意折腾去,失败越多越“皮实”。结果我从小到大失败过无数次,但每次都能灵活调整回来,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有信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不失败的孩子一旦失败,走的不是弯路,而是绝路,因为他们从未学会从失败中调整的能力。而且,你不让孩子自己选,造就的是低自尊的人,这样的孩子一旦失败后就一蹶不振,因为他们执行的是别人的人生指令。父母想当然的“我都是为了你好”,其实是害苦了孩子!
原因二:时代变了,父母没有变
为什么在传统中国,“我都是为了你好”流传恒久远?因为传统社会的变化速度极慢,爷爷和孙辈面对的世界和经验都是同一个,一百年前怎么烧瓷、作画,一百年后一个样。需要老年人用这种“为你好”的方式传授经验,让年轻人学门手艺,混一辈子的饭吃。
可是,现代社会50年的变化,大于过去五千年变化的总和。三十年前司机职业受人羡慕,三十年后街上的车无人驾驶。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看新闻联播,而你的孩子看B站,你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都然并卵,因为你根本get不到孩子的点,反而被孩子认为是“怪蜀黍”。
教孩子有时候和管下属很像,你的资历要能压得住他才服你。在你面对飞速变化的社会手足无措时,你面对新世界的惶恐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还想用“我是为了你好”来规劝孩子?没人会想要听取失败者讲的道理。孩子不是不听你的话,是想听成功者、智慧者的话。可惜很多无知的父母愚而不自知,反倒觉得是年轻人不听劝。
省省吧,不要做无用功了,还不如把“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时间,花在提高自己身上,努力开拓知识的新疆域,真不晚。我硕士读的是教育专业,最大的收获不是我怎么教育孩子,而是我怎么跟上孩子。所以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愉快的观看B站弹幕,理解95后的精神世界,省的将来跟不上毛豆的欣赏水平。总之,别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还埋怨孩子在你面前装聋作哑!
原因三:孩子不是你的人生延续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管着你的生活,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要盯着你的媳妇/老公/孩子,
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这是我亲自为你熬的砒霜,你好歹尝一口啊。
中国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和孩子的界限不明。长期的“养儿防老”观念,让中国父母本能的认为,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我生命的延续。有人这样形容:父母吃的一切苦、受的一切累、一切过度管制、一切惩罚都打包在这个名叫“父母爱”的麻醉品里。
这种可怕的“爱”,意味着我对你堂而皇之的控制。孩子只要哪怕流露出来一丁点儿抱怨、渴望自己决定的愿望,父母会痛心疾首:“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还有什么不满意?你怎么这么不知恩!”
中国孩子多少心理阴影,尽在不言中!
四、傲慢容易,谦卑难得
真正对孩子最好的,是充满爱的关系和生活。孩子如同幼苗,有爱和理解,就会自然的成长。如果能把“我是为你好”换成“你快乐吗?”,中国式家庭的关系断断不会如此疏离。这不是鸡汤,是事实。
在北师大读研几年,我见过文化程度不高、但宽容慈爱的母亲,他们的孩子身心自由,童真满满。更看到过学贯五车、但教养中充满自私和控制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即使金榜题名,但亲子关系都很紧张。就像粲然说的“孩子就像幼苗,仰天地之灵气而自然成长,所倚人力,只需寥寥几锄。”见的例子的越多,我也便深信:“最好的教育,不是你以爱子之名做过什么,而是你忍住,不做什么。”
不再以“我是为了你好”而催你结婚生孩子,而是问你“你快乐吗?”
不再以“我是为了你好”而让你选不喜欢的专业,而是问你“你真的喜欢吗?”
不再以“我是为了你好”而偷看孩子日记,而是问你“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
不再以“我是为了你好”而劝你回家乡发展,而是问你“你在北京开心吗?”
长辈对我们说的“我都是为了你好”,是一种亲情绑架,听过无数次的我们,呵呵哒就好。当我们产下自己的孩子,需谨记:最好的教育,不是你以爱子之名做过什么,而是你忍住不做什么。
做父母,傲慢容易,谦卑难得。
第2个回答  2019-12-17

让人反感,给他人造成错觉,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强加的善意等同于恶意。如果会犯错,就像蝉脱蛹变蝶,经历磨难才能成长,因为自己的好意而清除了身边所有的挫折,那么,人生一路坦荡,确实是好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做一个决定的对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做出一个决定也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定的,如果你觉得我连做自己决定的能力都没有,处处我都是为了你好,是非常让人害怕一件事。

为了你

美女

第3个回答  2019-12-17

被绑架了,为你好里面可能包含了私心。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世上最难的莫过于感同身受。

第4个回答  2019-12-09
通俗易懂点来说这是基于亲情的道德绑架。
在我看来,“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实并不是真的做到了为你好,而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主观地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实际上也可能存在自己自私的想法。

对于父母来说虽然确实是为了孩子着想,但也要多考虑替孩子做的决定孩子是否愿意接受,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是不可以被轻易忽略的。否则,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仅不是为了孩子好,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甚至与父母起冲突,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