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没有犯错,为何在勾践给他丢剑的时候选择自杀?

如题所述

没办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文种是没有犯错,但是越王勾践想要文种死,文种作为臣子的就得死。

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文种是越王勾践最得力的大臣,如果没有文种,越王勾践是不可能复国的。勾践在吴国这边尽情表演,麻痹吴王夫差,而文种却在越国里操练军队,让勾践有强大的后盾。

文种就是勾践的大后盾,文种强则勾践强,文种弱则勾践弱。勾践的表演骗过了夫差,而文种的强大让勾践有实力打败夫差,从而复国。

文种告诉勾践7种灭吴国的方法,而勾践只用了3种,那么剩下的4种呢?勾践对文种产生了怀疑,丢给了一把宝剑给文种。文种是何等的聪明,知道勾践对自己起了疑心,而自己就算是有再大的本是,也不过是勾践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流传几千年的规则,文种没办法,只好自杀。一方面是履行了君臣之间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证明了自己对勾践的忠心。

二,勾践为什么杀文种?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只知有魏忠贤,却不知有君王”,魏忠贤是占据了天下的民心,而君王则成了傀儡。而在越国当时是文种占据了天下民心,勾践虽然不是傀儡,但是对于全国臣民来说却是一种耻辱。

越国全国的臣民提起文种没有不竖起大拇指,对文种的管理也是服服帖帖。而勾践呢?在吴国吃夫差的臭臭,当夫差的马敦子,这对于越国的臣民来说是一种耻辱。身为一国之君做出这样丢人的事情,简直是丢到家了。

勾践知道文种有非常强的能力,还占据了民心,勾践作为君王对文种不得不防。虽然文种没有犯任何的错误,但是他的存在对于勾践来说是一种威胁,这种威胁是致命的,是不可以存在的。

三,悔不当初

文种看到勾践丢给自己宝剑时,他立马明白好友范蠡当初给自己的忠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自己隐居后不忘告诉自己说越王勾践是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的一个人,而文种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还充满了希望,不想退隐。

而现实确实越王勾践容不下自己,此刻的文种是真的后悔,但是为时已晚,他只能捡起那把伍子胥曾经自杀用的宝剑来解决自己的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6
因为在勾践给他丢剑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勾践就是想要他死,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文种会选择自杀。
第2个回答  2020-03-26
因文种知道无论自己犯没有犯错,越王勾践都会让自己死,因此最后选择了自杀,
第3个回答  2020-03-26
文种没有犯错,却在勾践给他丢剑的时候选择自杀,是因为他深深的明白飞鸟尽良弓藏这个道理,他知道勾践是想要他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