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花式复工,有的在产救“命”车,有的在产消毒液

如题所述

这个春节假期,在一场全民抗“疫”中,过得七零八落。在治病救人的一线,白衣天使们是不停歇的主角;在汽车主机厂,也有一群不曾休息、坚持赶工的人。史上第一次一再延长的假期,对于他们而言,反而成了最忙的日子。

车企的“复工”其实比往年来得更早。除夕接到复工通知,大年初一就回到岗位上的奋斗者,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畏。当然,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为这场风波早日过去。

伴随着新冠病毒而来的,是一个个此前并不熟悉的名词:N95、N90,以及汽车行业的“负压车”。这个全民在家“坐月子”的假期,您都get了吗?

负压车,到目前为止归属于专用车领域,全名是负压救护车。主要用于转运传染性病人,安全、卫生。

中学物理学过,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25帕。负压,就是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压力状态。正压,就是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空气压强状态。简单地说,负压救护车,就是在救护车的基础上,配备负压舱等一系列隔绝病毒和被污染的空气的装备。

其作用的原理是让车内气压低于车外,相对于101325帕来说,车内相对压强只有-30帕到-20帕之间,外面的空气可以通过负压发生器流入车内,而车内已污染的空气需要经过消毒、过滤后,再排出,确保了已被污染的空气或者病毒不往外扩散。

在复压舱内,负压发生器还可以控制车内空气流动方向。如果患者是平躺姿势,医护人员坐立在旁,负压舱内的空气一般是从前上部流出,从后下部收集处理排出。这样的“定向”流动方式,可以保证医护人员一直处于洁净的空气中,防止在转移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途中产生二次污染。

这一次,负压车应该是回归到了大众视野。上一次这种专用车发挥作用,应该是非典那年。人们对普通救护车都有所了解,但是这种非常用专业型救护车非常少见。据了解,此前每个省份最多有1-2辆负压车,有的省份甚至一台都没有。

疫情面前,车企除了慷慨解囊,捐资捐物之外,最能帮助一线的就是负压车的及时生产了。上汽大通应该是第一个复工生产负压车的企业,此后,包括华晨、江铃、江淮等在内的车企都纷纷表示,复工从负压车生产开始。此时的负压车,不仅仅是救护车,而且是救命车。它除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也避免了病毒的蔓延,间接拯救了更多无辜的人。

10*24h赶工、第一个批量交付的车企

1月24日是2020年的除夕。本是全民放假、欢度春节的日子,上汽大通却接到了工信部的一纸通知:“60台负压救护车,10天内交付”。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暂且不论这种专用车平时利用率极少,而且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尚在休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难度较大。

“疫情就是命令,大是大非面前,毫不犹豫。”为了节约核心零部件到货时间,本来货车运输的负压设备,上汽大通全部改成由经销商提供的 G10接驳物资,因为MPV比货车跑得快,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时间;为了节约时间,上汽大通生产一线的工人在零部件厂家门口蹲守,随时生产完,随时运输,一刻都不耽误。据透露,零部件企业的加班费,都是由上汽大通来买单的,只为及时交货。

10天,24小时。工人换班休息,但是生产一刻不停。包括工厂总经理在内的员工,全部吃住在工厂。上汽大通是第一个批量交付负压救护车的车企,仅十天就达成了一次性交付60台车的目标。高效、实用、救急,无疑是车企当前支援一线的最好方式。

除了追加捐款,江淮还生产救命车

2月9日,江淮汽车继捐资一千万元、组织应急车队将300吨新鲜蔬菜运抵武汉之后,再次捐资500万元助力疫情防控。

捐款抗疫、组织应急车队运输物资、率先复工生产救护车……江淮商务车拥有全系列救护车的生产能力,复工伊始,就马不停蹄地着手生产瑞风M3转运型救护车、瑞风M4专业救护车、星锐负压转运车等特制车型。

一方面,在复工的第一时间加大力度生产负压救护车;另一方面,针对医疗用车,江淮商务车还推出了免费保养、无等待维修等服务,体现了中国品牌的人文关怀。在特殊时期,一切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事实上,江淮商务车是国内较早布局生产救护车专用车的品牌之一,在该领域有着专业且深厚的行业沉淀,在一线救护方面,瑞风M3、M4和星锐的医疗救护车,在连续近20年的时间里,都是医护行业可靠的伙伴。

眼下最急缺的物资,比亚迪都将援产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N95”、“地震那天,看到人们没戴口罩就跑到大街上,太危险了”……这个春节,最紧缺的物资就是口罩和含酒精的消毒液。在14亿人口面前,口罩企业每天2000万的产量也只是杯水车薪,人手一个尚且困难,“医用一次性口罩每四小时更换一次”更是奢望。

无论是一线,还是普通人生活,都面临着医疗防护物资严重紧缺的状态。比亚迪审时度势,宣布援产口罩和消毒液。这也是比亚迪继捐款一千万元现金和100万元口罩等物品后,再次下场参与战“疫”。据透露,比亚迪援产的口罩和消毒液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2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这里也温馨提醒下广大消费者:比亚迪产的口罩尚未出货并且暂时不对外销售,初期全力配合一线战“疫”。据说一些居心叵测的电商平台已经抢先预售这批口罩了,其心当诛!

面对天降横祸,比亚迪早已不是第一次急灾情之所急。这一次是新冠病毒,上一次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2010年的玉树地震。12年前,比亚迪从彼时的1000台新车F3和F6上,拆下1000个千斤顶,驰援汶川灾区,而这一千辆新车只能延后交付给消费者;玉树地震,也是第一时间从新车上拆下了数十台千斤顶,首先应援灾区。

车企捐款十亿,吉利就占了五分之一

虽然车企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在疫情面前,汽车品牌依然选择了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追加捐款捐物之后,截至目前,车企捐款捐物累计金额已达近拾亿元。而其中,吉利控股集团一家企业就贡献了五分之一的额度,两亿元。虽说捐款不论多少,都是爱心的体现,但是吉利很显然是最豪气的那一个。

汽车行业连续两年遇冷的背景下,两亿元现金堪称天文数字。一个不太恰当的换算是,两亿元就意味着均价八九万块的博越,要卖两千多台;均价五六万块的帝豪,要卖四万台——在车市并不乐观的当下,这样的业绩很难达成。疫情当前,吉利作为民营企业却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大爱无疆,真正做到了祈福国人大吉大利。人们不是经常调侃么: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

两个亿只是序曲,紧接着,吉利又宣布投入3.7亿元研发具备抗病毒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从根本上解决病毒隔离问题,给消费者提供全面健康的新车型。企业向善、立足长远,这样的品牌堪称国之栋梁。而在此次疫情防控方面,除了投入巨资之外,吉利汽车还捐赠了150辆嘉际驰援武汉。

更给力的是,这批车型搭载了国内首个可以达到N95口罩级标准的车载净化系统,可以有效阻隔和过滤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如果说负压救护车是目前转运患者的医疗行业专用设备,那么,这样的嘉际就是可以开进寻常百姓家的量产车型,隔离病毒就像戴个N95口罩那样简单,开车出门就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