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具体发生地现在在哪里?

具体位置现在在哪里?不要只说西安。据说西安有两个玄武门,一个在大明宫遗址里,另外一个太极宫的哪个现在在哪里?百度地图上啥位置?打算过去看看。

玄武门之变具体发生地在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扩展资料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

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交结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

然而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关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蔑。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

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20世纪后,有很多历史学家怀疑高祖欲传位李世民、建成谋害李世民等传闻可能是李世民掌权后制造出来的,为的是使自己的政变和即位合法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1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太极宫,玄武门当时是太极宫的北门,其地居龙首原余坡。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

胡戟、胡乐《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玄武门那场唐太宗一生中最艰危的苦斗,对他本人来说,绝不是可以夸耀后世的愉快记忆……李世民和他父亲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伤的心上摘脱干净!"。

柏杨:"然而,中国人应该庆幸李世民先生夺嫡成功,李世民为中国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成为治世的典范。"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李世民、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武德九年,秦王府与东宫的局势越来越紧张,长孙氏与房玄龄“同心影助”,共同辅佐李世民。最后,李世民为了自保不得不率先带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人在玄武门埋伏,长孙亲自为将士们分发盔甲,勉励众人,将士们都感激万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成功诛杀了李建成与李元吉后,被唐高祖立为皇太子,而长孙氏也被册拜为皇太子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04

唐朝时的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当时的长安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古都,其玄武门在现今西安的火车站附近。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李渊暗示李世民太子之位让李世民南征北讨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最终于虎牢关一战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统一全国,功高震主后李渊自创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窦建德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渊的偏袒下,功臣集团无罪被贬,太白经天,李渊的猜忌愈加严重,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2年的“贞观之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31

西安市莲湖区。

太极宫玄武门遗址位于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区,位于自强西路的纸坊村和铁运校中间。文物保护部门用铁栅栏保护;遗址尚保存有巨大的夯土台基。这里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地方。

历史: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给李世民的唐高祖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给李世民的唐高祖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

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晋阳起兵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但是《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8-28

唐朝时的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当时的长安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玄武门在现在西安的火车站附近。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扩展资料: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评价: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武德九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太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

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