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用于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是朋友之间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

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差不多。除此之外,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步调一致、气味相投、心心相印等这些词也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

注释:类:同一类。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

出处:《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扩展资料:

原文是: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是用于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是朋友之间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

出处:

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西汉末刘向编定。

扩展资料:

造句:

(1)这次期末考试,淘气的小刚和顽皮的铁头各科成绩都在60分周围打转儿,真是半斤八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你观察过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换句话说,性格相似的人总是会成为朋友,或者在一起做事情。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跟那些下三滥混在一起,是个什么人你还看不出吗?

(4)我非常喜欢和我那一大群的朋友唱歌跳舞。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1

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出自《战国策·齐策三》《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西汉末刘向编定。

人的价值观不同,个体的素质差异决定了人群的色彩,所以有着各色各样的团体组织,它们或紧密,或松散,有形的如宗旨、章程、纪律,无形的如道德、信仰、观念等,正是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差异,决定了群体的差异。

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因形形色色的人们结成各式各样的关系而精彩不断。社会是由人与人构成的,人的个体秉赋不同,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不同。自从产生了阶级,各种社会关系就以集体、群体的形状而体现出来。

扩展资料:

典故:

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髡举荐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7位贤能之士。

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髡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7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

我淳于髡大既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0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因形形色色的人们结成各式各样的关系而精彩不断。社会是由人与人构成的,人的个体秉赋不同,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不同。全句意思是,物是按照类聚合的,人是按照品行来分群的。物心类聚,指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含贬义。人以群分,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中性。语出《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08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意思? 比喻同样的东西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