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允许的相对实验误差是多少?

如题所述

虽然都叫酸碱中和滴定,对误差要求不一样的,比如一般氯离子是0.5%,胺是0.2%。若配制碱液时所用碱含有中和酸能力更强的杂质,滴定时,必然消耗较多的标准酸液,所测结果必然偏高。若所用碱中含中和能力弱的物质,必然消耗较少的标准酸液,所测结果必然偏低。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碱液(混有杂质)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液,若标准碱液中含有中和酸的能力更强的杂质,滴定时,必然消耗较少的碱液,所测结果偏低;反之则偏高。滴定终点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外挂有一滴标准液的液珠未滴落。分析:标准液体积为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尖嘴外挂的这滴标准液的液珠的体积,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大,故结果偏高。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或滴定管漏液。分析:标准液体积为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 + 溅出的液珠的体积或漏出来的液体体积,标准液体积读数偏大,故结果偏高。待测液溅到锥形瓶液面上方的内壁上或摇出。分析:实际参与中和反应的待测液减少,所用的标准液的量也减少了,所以结果偏低。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酚酞。分析:恰好反应时溶液显酸性,若选酚酞,滴定终点时溶液显碱性,故标准液强酸的量偏小,结果偏低。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甲基橙。分析:恰好反应时溶液显碱性,若选甲基橙,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故标准液强碱的量偏小,结果偏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4

仪器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2%;容量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3%;重量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5%;滴定液标定和复标最大允许相对偏差分别不得超过0.1%;标定和复标者之间的相对偏差不得过0.1%;干燥失重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超过2%;提取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超过3%;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不超过0.3mg。绝对误差=测量结果—已知真实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 /真实值×100% 相对误差愈小,表示准确度愈高。标准液≦0.1%;原辅料、药品≦0.3%;一般制剂≦0.5% ,比色分析为1-2%。

第2个回答  2018-01-24

标准溶液浓度的大小造成的误差来源。滴定所需标准溶液体积的大小,滴定管读数的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使用的体积控制在20ml~24ml的范围内,使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不大于1‰,为此应使用适当浓度的标准溶液,从而控制标准溶液的体积。标准溶液的配制不规范造成的误差来源。只有滴定管中所消耗的标准体积V标随不同操作而变化。从上计算式可知V标和V待成正比。只要使V标增大的操作所得待测液浓度都偏大,即产生正误差,反之误差则为负值。强酸滴定弱碱时,用酚酞作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