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原因及症状?

如题所述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
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1)食物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2)唾液 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机械清洗作用;②抑菌作用;③抗酸作用;④抗溶作用。
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唾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
3.宿主
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
4.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7
龋齿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的。例如没有按时刷牙,或者刷牙的时间过短,不能彻底的清洁牙齿,或者晚上刷完牙又习惯吃东西所引起的。
龋齿的临床发病率高,其中儿童为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如下:
1、颜色改变:正常牙齿为天白色,乳牙乳白色,恒牙偏黄色;龋齿表现为明显的棕黄色、褐色、黑色;
2、形态变化:牙齿完整性遭到破坏,可出现缺损,凹陷;
3、探针检查:可探到龋洞,或牙表面变软,说明牙齿已被侵蚀、龋坏;
4、X线检查:可见牙齿产生龋坏。
第2个回答  2019-11-25
龋齿一般是因为细菌,口腔环境包括寄生虫病毒和时间的因素所导致,一般不仅是影响美观以及咀嚼功能,还会出现自发痛或者是探痛,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对于银汞合金充填,充填术目前是最广泛,而且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方法,用于充填后的牙和隐蔽部位的前牙洞,还可以采用复合树脂充填,适用于充填前牙和不能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另外还可以采用嵌体,剩余后牙牙颌面,较大的窝洞或者是后牙有折裂的可能,邻面洞充填无法修复,与临牙和临界的关系,可以做半固定桥基牙,一般通过充填以后,预后都比较良好而且方法比较简单。
第3个回答  2019-12-27
龋齿的发生与细菌口腔卫生吃的食物有关系,口腔中有各种细菌,如果吃含糖食物不注意口腔卫生,细菌会产生腐蚀牙齿的物质,造成龋齿,表现牙龈会出血肿痛。
第4个回答  2019-11-25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腐蚀牙齿形成龋洞,严重了还会带来牙龈肿痛、发炎、牙齿脱落等症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