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如题所述

1、《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2、《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双颊不由得浮现出了笑意。

3、《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4、《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5、《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4

清明节诗歌:

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__孟浩然《清明即事》

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__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__黄庭坚《清明》

4,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__李冠《蝶恋花·春暮》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__晏殊《破阵子·春景》

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杜牧《清明》

8,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__杜牧《清明》

10,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__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1,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__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4,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__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5,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__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6,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__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17,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__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8,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19,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0,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__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3-08
清明节诗句清明节诗句《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春
  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天有霓裳》(当代)刘小烽(刘周)
  载清明诗五首: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心祭》》(当代)刘小烽(刘周)
  《心祭》是刘小烽所作的一首四言体游仙长诗。作者通过对一个梦境的描述,寄托自己痛失外婆的哀思。从诗前小序中,我们知道这首诗作于1995年清明节,当时作者正陪同父亲在太原山医一院住院,因为“父病急”的缘故,所以不能回家给外婆上坟。于是作者便写了这首诗来怀念自己的外婆。诗写作者因为思亲情切,籍着作梦到仙境去寻找外婆。诗中既写了作者见到外婆后“念此为幻,曷不心碎”的悲痛,以及“知为梦境,愿不复醒”“愿随左右,结草衔环”的留恋与感恩。又写了外婆对作者“冀汝有成,作儿女状,非我愿见”的教导与宽慰。祖甥二人的对话质朴感人,极尽真情,使人读之涕下。最后,作者对梦中惊醒后的心态表述,使本诗的情感抒泻达到了顶峰。作者写道“枕边湿透,梦何不永;辗转反侧,憾也无穷……从今孤独,岂千年哉!我有所愿,乞上苍怜:愿兹世界,鬼神存焉;他年我死,共在黄泉”,可谓句句如金石掷地,撼人心魄,悠悠孝思,绵绵不尽。其中“愿兹世界,鬼神存焉,他年我死,共在黄泉”,实乃写孝思方面的经典诗句。
  心祭
  甲戌岁末,丁丑己酉戊辰之时。炊烟袅袅,日影蹒跚。朔风起而复平,岁寒逼而化暖。天地之气和兮,谁期霹雳以降。怆然悲夫,失我之“婆婆”;冲冠怒兮,天何夺我之亲。思未曾片时断兮,泪未曾一日干,魂牵梦萦,无日而已,剜心之痛,何以复加。时维乙亥清明,余於太原,难奠其莹,五百里远,香火何闻,纸灰随风,遗于路中,惟焚我之心,摄我之魄,遥祭“婆婆”之慈灵于天界。是时父病急也,余与父俱在太原山医一院。此序。
  西望临川,山脉高伟;
  寄我魂魄,涉彼湫水;
  悬壁仙径,止于瑶池;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
  婆婆安在,乞随我归;
  婆婆婆婆,乞随我归;
  心之诚矣,心之坚矣;
  阴霾初霁,太阳其辉;
  照我身者,万道虹霓;
  拥护婆婆,莲花以见;
  我心大喜,亦一何悲;
  念此为幻,曷不心碎;
  但睹慈容,宛若生时;
  但闻教侮,如旧日声;
  婆婆之言,永难忽忘:
  阴阳殊途,心无异路;
  正善而已,诚能感天;
  婆婆亡人,不要挂念;
  汝遭诸难,须平心火;
  万事可为,为必有成;
  宁教牛死,不教车退;
  我知汝者,其实可怜;
  有大悲愤,隐忍于心;
  忍则有益,惟伤汝身;
  喜怒哀乐,宜有所泄;
  非是无泪,不落人前;
  尔今尔后,汝自保全。
  我闻此言,匍伏泪下;
  知为梦境,愿不复醒;
  婆婆又言:我不受罪;
  汝当放心,但奔前程;
  至有闲时,可来看我。
  闻此言也,泪复如雨;
  若无婆婆,我早死矣;
  婆婆之逝,心不甘也;
  愿随左右,结草衔环;
  婆婆闻言,愠而转身;
  良久乃曰:冀汝有成;
  作儿女状,非我愿见;
  我当归去,永不见尔。
  言毕恍惚,万籁顿寂;
  我乃大惊,急而大呼:
  婆婆婆婆,婆婆婆婆;
  我口碎金,铁石之坚;
  今当重誓,必不虚言;
  男儿横行,飞龙在天;
  我有寸功,是婆婆功;
  婆婆教侮,我必力行;
  我今长跪,祈勿弃我。
  祷祈弥久,闻钟鼓鸣;
  莲花又现,凤鸟毕至;
  视我婆婆,立花鸟间;
  身赤金色,微笑不语。
  我心喜极,无名状者;
  着急近前,举步却空;
  更是一惊,觉时已醒。
  枕边湿透,梦何不永;
  辗转反侧,憾也无穷:
  我无怙者,赖婆婆生;
  甘苦与共,何期其薨;
  从今孤独,岂千年哉!
  我有所愿,乞上苍怜:
  愿兹世界,鬼神存焉;
  他年我死,共在黄泉。
  注:婆婆:这里指外婆。临川:指山西省临县。湫水:临县主要河流。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飞龙在天:语出《周易》,意为建功立业。无怙:这里指没有人关爱。黄泉:指人死后去的阴间。
第3个回答  2019-03-04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作者:方岳】

淡烟疏雨晴明日,飞絮落花游子心。

燕话春愁初睡起,一帘草色暮池深。

清明

【作者:何应龙】

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

唤起十年心上事,春风楼下卖花声。

丁亥清明和昭德侄孙韵

【作者:何梦桂】

风吹苦栋结经寒,乾石青精屋半间。

泼火雨收春树绿,踏青人出画帘闲。

红颜白发悲欢事,旧日新年梦觉关。

满地落花啼鸟急,天涯游子几时还。

清明后一日同诸友湖上值雨

【作者:韩元吉】

出游初不计阴晴,聊喜湖山信马行。

弱柳自随烟际绿,幽花还傍雨边明。

嫩蒲碧水人家好,密竹疏松野寺清。

烂醉一春才几日,可无佳景付诗情。

清明北园泛池舟中作

【作者:韩维】

路绕高林尽,舟篷出近湾。

鸟啼青竹影,人对绿波间。

野色平当坐,春愁巧作颜。

已知湖榭近,飞絮落班班。

和清明前即事三首

【作者:廖行之】

乍雨还晴近禁烟,踏青人憩楚江边。

花枝处处争妍媚,妆点春光二月天。

和清明后即事

【作者:廖行之】

柳阴嫩绿藏莺语,花径余香著燕泥。

南亩十分农事好,平畴野水称耕犁。

清明游玉堂庄

【作者:释朋来】

几宿青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绿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清明日舟中书事二首

【作者:张耒】

清明不到旅人家,乞火邻船自试茶。

弄柳好风低作舞,夹船春浪细浮花。

清明日偶成

【作者:袁宗】

窗下修书寄远人,燕泥时复涴衣巾。

东风催下清明雨,莺老花残又一春。

清明独坐

【作者:袁凯】

花柳千家郭外村,老夫官屋近荒园。

晴林渺渺浮云气,细草油油叠浪痕。

川上画船争载酒,烟中长笛自销魂。

暮年况复追游倦,落日泥墙独闭门。

清明怀故园

【作者:杨基】

缕缕轻烟细细风,秋千池馆万家同。

高低草色相参绿,深浅桃花各自红。

人意尽随流水去,风光都在笑声中。

多情白发并州客,坐对西南雪满峰。

田园乐(四首)

【作者:张楷】

清明处处飞雨,寒食家家禁烟。

满地桑阴独步,半窗花影高眠。

郊行即事

【作者: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浣溪沙

【作者:晏几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

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水龙吟

【作者:秦观】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蝶恋花

【作者:欧阳修】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廉海燕双飞去。

满恨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笛家弄

【作者:柳永】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

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

百万呼庐,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盛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

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谢池春

【作者:李之仪】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

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

正佳时,仍晚昼,

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河传

【作者:韦庄】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

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见翠槛红楼,黛眉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07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释义: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

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2、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释义: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