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义的核心是什么?

如题所述

仁义礼智是一套系统,本身就是核心,这四点是不能拆开,孤立看待的。
仁是起点,仁者爱人,爱人的体现就是责任感,负责任。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责任。
义是终点,说俗气点就是群利,比如民族大义就是民族大利。一个人构成不了关系,关系是成对出现的,比如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亲戚与亲戚、朋友与朋友、上司与领导……这些都是群,群可以是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所谓为人有义,就是说这个人懂得为群体谋利,而不是仅仅只有私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和。所谓君子喻义,小人喻利,这是君子、小人在目标上的差别。
礼是过程。如果说仁义是精神建设,那礼就是从仁这个起点,到达义这个终点的过程。
智是学习、反思、总结。仁固然好,但不能完全仁,仁受义制衡,比如一个人对他人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就是一个坏蛋,那么我们与这个人是不可能到达义这个终点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跟这个人讲仁义。礼是儒学的一部分,但孔子的礼不是后世的“礼宗教”,孔子的礼受仁义约束。举个例子,我们开车要先确定起点、终点,然后规划路程、发车,行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路况。礼就是这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如果礼孤立于仁义之外,那么就会成为“礼宗教”,将变得毫无意义,除了作为统治工具。
老子、孔子、孟子这三个人均是太极的思维模式,均反对“绝对对”“绝对错”之类的类宗教思维,只是老子将这种思维模式用在了其大无外的世界上,而孔子将这种思维模式用在了其小无内的个人之上。比如,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常规的道德要有,但又不能死守常规的道德,如果死守常规的道德,反而会让道德崩溃。比如说仁义,如果我们一味对人迂腐的仁义,那么我们吃了亏以后甚至可能会全盘否定仁义(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当仁义的时候就仁义,不当仁义的时候就不能仁义,这样仁义反而能够好好地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8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4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第3个回答  2014-01-09
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第4个回答  2014-01-09
仁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