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实的自己,到底难在哪里

如题所述



做真实的自己,到底难在哪里

在中国哲学中,“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对于真的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他的哲学中的真指向的是一种人的理想生存方式,可以理解为本真,即超越物我、主客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返朴归真。

然而,现代社会中,真实地生活或者是本真地生活很多时候却成了一种奢望,太多的人活得不真实,或者戴着面具讨生活,或者说着那些言不由衷的话。是什么遮蔽了我们生活的本真面目?

我们的文化传统向来都陈义太高,对人的期待和要求也定得过高,而作为有限理性的个人,即便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这就不可避免地弄虚作假,造成虚伪的两面人格。孔子对虚伪的“乡愿”加以痛斥,而“伪君子”成为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大批量生产的典型人格。

即使是如孔子一样的圣人,以及流芳千载的忠臣、孝子、贞妇、烈女,也常有好事者揭其短处,大曝其丑。自海德格尔以来,本真的生活和生活的真理已成为哲学思考的重要方面,如何才算过得上真实的生活,已是重大的哲学疑难。

按照孔子的说法,“言必信、行必果”的言行一致和由衷之言,应是真实生活的重要标准。而在我们的公共话语空间却充斥着假话、空话、大话,这种人们习以为常不觉怪异的说话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生活方式,是不真的生活。

从科学理性和经验科学的标准看,假话、空话、大话是无法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废话,它没有经验科学的意义。从生活的观点看,假话、空话、大话虽然没有科学意义却有生活意义、意向意义,它是某种现实存在却是不真的生活方式的必然形式。

尽管我们一直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风气,假大、空的说话方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厌恶,但我们却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和杜绝,文化传统的、现实利益的诸多因素是这种话语方式的生存基础。过一种真实的生活或敢于说真话的生活,当代中国哲学必须自我反思。

“农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的自然和亲切,潜藏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普通大众的内在渴望中,这也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向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