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种语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1. 应用文有那些文种

应用文文种包括:

一、法定公文文种: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二、常务事务文种:简报、规章制度、讲话稿、调查报告、计划、总结

三、经济应用文种:合同、广告和商品说明书、招标书、投标书、市场调查报告

四、法律应用文书:公安机关的(立案报告、破案报告、起诉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批准逮捕决定书、抗诉书)、人民法院的(一审、二审刑事判决书、一审二审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其他(刑事自诉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申诉状、辩护词、代理词)

五、公关交际文种:介说类(一般书信、介绍证明类书信、倡议申请类书信、请柬聘请类书信)、慰问类(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祝贺类(祝词、贺信、贺电)迎送类(迎送词、答谢词) 六、其他常用文种:新闻类(消息、通讯、特写)、传记类(概述、自传)、毕业论文。

应用文体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具有实用价值、惯用格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

这类文体是人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传递信息、沟通公共关系、处理具体事务的一种工具。

2. 公文文体写作用语有哪些特点

1.准确。是应用写作语言的第一要求。在词语的选择上,用涵义精确的词语,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具体写作中,应仔细辨析词义,精选中心词,用准修饰语,尤其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同时还应力避歧义,以免造成误解,影响工作。如下行文中“以上各点,应严格遵照执行”、“希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执行”、“可参照执行”、“供工作中参考”等句子,准确地表达了不同程度的贯彻落实要求。

2.简明。即以最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涵,做到文约而事丰,应用写作以高效、迅速地传递信息、处理公私事务为己任,已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为目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其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还应简洁畅达、精炼明快。如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中的一段话“由于供给不足以及对出现的新情况估计不够,应对措施跟不上等原因,假日旅游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民航、铁路、公路运力相对不足,旅游出行受到制约;重点景区旅游者爆满,景区、景点容量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许多地方中低档旅游住宿设施短缺,致使一些旅游者露宿街头;一些地区程度不同地存在旅游质量不高、哄抬物价、欺客宰客等问题。”这段文字非常简洁准确地概括出假日旅游“黄金周”出现的问题。

3.庄重。是指写作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要得体、谨慎、严肃。应用文的语言使用和行文关系、文种紧密结合在一起,讲究庄严持重,适度得体,反对轻佻俏皮、随情任意,讲究刻意创造严肃的气氛并在行文中精心维护这种气氛,这与文艺作品追求的生动活泼有所不同。如在公文中,“你局来函收悉”一语,就不可以用“你们局发来的信件收到了,内容也知道了” 这样口语化、较随意的句子表达,破坏公文的严肃气氛。

4.平实。是指语言平直朴实。应用文的价值在于务实,阅读对象较固定。越是准确、简洁的语言,就越平实。应用写作立足意思表达、阐释作者思想观点为基本宗旨,不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语言目的,反对做作、浮夸,讲究朴素平实,做到语言标准规范、通俗易懂,朴实明白,追求“繁简适中,事辞相称”。

同时,由于应用写作的种类繁多,写作时,还应针对行文目的、写作受体、所用文种以及使用场合等来确定选用什么词汇、采用何种语气、形成何种风格,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

3. 公文写作语言为什么要平实易懂庄重

你好

公文是以实用为目的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语言风格突出地表现为庄重平实。所谓平实,是指公文语言平和与朴实,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公文强调的是指导性、操作性和反馈功能,因而在文辞上,无须过多的修饰,要求从内容到结构,从言辞到行文风格都是平实、具体、自然的,不能故弄玄虚或晦涩难懂,要求一目了然,使阅读者能准确地理解公文的涵义。当然平实不等于没有文采,真正的“平实”是于平直中蕴含着功力,于朴实中体现文采,它绝不是呆板、单调、枯燥的近义词。如何使公文的语言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使公文写作更贴切生动一些,这确实是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许多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平易近人,同样也给人一种美感,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看用得恰当与否”,公文亦如此,为了便于阅读者理解,准确地掌握分寸,其语言总是力求平实的。公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简要、平实、规范,所以,可以在语体上采用事务语体的写法,使文字练达、语感平实庄重;可以巧用“文言”词语,使语言表达言简意赅。这种平实的文风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来实现。

(一)叙述的陈述性。叙述是所有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但不同的文体在具体的运用中有很大的区别。公文贵在直笔,即叙述客观事物时直截了当,直陈其事。公文运用叙述是求实用,是对工作情况、事件过程的必要交代,是为了给最终的结论提供依据。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只要做到“实、顺、简'即可,“实”即平实,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语言朴素无华,叙事要客观真实,不夸张,不渲染,不加想象。“顺”即顺序,指按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平铺直叙,要做到一目了然、明白晓畅,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就是顺序。在公文中,像请示、通报、报告等文种的叙事常用这种方法。“简”指语言凝练准确、言简义丰。如2000年7月9日广西区人民 *** 发布的《关于柳州市壶东大桥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公文,是这样叙述被通报事件的:

2000年7月7日22时30分左右,柳州市公交公司6路公交车队一辆大型客车在柳州市壶东大桥由西向东行驶至大桥中段时,撞上位于机动车道上用于施工的水泥隔离墩,导致车辆失控而向左冲出俯入柳江,造成一起特大的交通事故。

--用简洁明了的陈述性语言叙述了事故情况,为以下通报的缘由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

公文写作中的叙述也注重概括叙述,即概叙,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有选择地进行叙述,在叙述中不求细腻,不求多角度的细叙,而求整体事件的概括。像决定、任免令、通报、报告等文种,需要高度的概括,要言不烦。例如中央统战部发布的《关于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设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的开头:

满意请采纳

4. 公文写作与文学作品语言方面的不同特点并举例说明

公文语言的运用要求:

1 准确严密

公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在语言表达方面最重准确严密。

(1)要准确表达公文的政策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

(2)严格遵循逻辑要求

(3)恰当使用修辞方法

主要使用消极修辞方法,准确、缜密、明了、简洁、畅达。不追求形象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

适当使用积极修辞中的某些辞格。公文中常用的辞格:引用、比喻

借代、排比、层递等,一般不用:比拟、设问、反问等,禁用:夸张、反语、双关等修辞方法。

2、简洁明了

(1)简短表达,言简意赅

(2)简明表达,思想内容要表达得简要明白,便于理解和执行。

3、庄重严谨,力戒浮华造作

(1)使用书面语言,不用口语、方言和晦涩难懂的行业用语。

(2)使用含义限定的词语,注意语义单一,避免歧义。

4、得体规范

(1)恰如其分的使用公文专用术语。

(2)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语气和词语行文。

(3)根据不同的公文文种,确定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

文学作品的写作语言运用特点:

文学语言是指作家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话语。作家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现实中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而是要把自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诗人的表达可以不合事理而合情理,它指向了作家的精神世界,它把作家对现实的审美感悟用虚拟化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它具有一般语言的形象生动性、音乐性、流畅性、整体性,还具有一般语言所不具有的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

文学语言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文学世界,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能够真实传达作家的审美感悟即可。如“寂寞嫦娥舒广袖”“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尽情地展现出了诗人心中真实的体验。因此,文学语言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总是返身指向内在心灵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具有内指性。

文学语言提升了一般语言的表现功能,蕴涵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将读者具体带入到感受世界中。“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夜、路”更多的是作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对革命斗争的长期性的体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人融为一体,共宣感时伤逝的忧国情怀。意在言外的文学语言,传达和表现了作家内心情绪,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具有心理蕴涵性。

5. 应用文写作语言的四个基本特点是什么

应用文写作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实用性 应用文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例如:经济活动要写分析报告,要写经济合同;法律行为要写起诉状、答辩状;礼仪活动要写请柬、祝贺信、贺电,死了人要发布消息要写讣告,开追悼会要写悼词,婚丧喜庆要在门框张贴对联;开会要发通知,有重要事项请求上级答复批准要写请求。总之,为了办某件事,解决某个问题,交流某项经验,疏通某一情感,达成某种协议,都必须选择适合表达的具体文种,讲求实效。

可以说,每种文体都体现出很强的实用价值。应用文不是供人审美、供人欣赏玩味,更不是供文人骚客比试高下的文体,而是供人实践运用,达成一定功利目的的文体。

(二)真实性 应用文要求作者严格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决不允许虚构和凭空想象。真实性是应用文体写作的生命之所在。

只有真实地向社会各方面传递各种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它的文体价值才会有效地实现,否则就会失真,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危害。 (三)针对性 应用文写作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它是为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

因此,它有着明确的特定接受对象,有强烈的针对色彩。从文种选择、格式安排到语词的运用,都要针对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而有所选择与取舍。

(四)时效性 时效性包括应用文的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限性三层含义。所谓时代性,是说它要与现实紧密结合,紧跟时代、适应时代的变化与需求。

所谓及时性,是说它要求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写作任务,延期则会影响作用的发挥,甚至贻误工作。所谓作用时间的有效性,是说它只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直接作用,写作目的实现了,其直接效用就会随之消失,文本就变成了档案材料。

(五)工具性 应用文本身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仅仅是能动地实现特定目标采取的手段。它以语言文字为中介,传递各种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乃至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发挥工具作用。

(六)规范性 应用文的体式是固定的,严格讲究格式准确。其文本形式和制发程序都有特定要求,讲究规范。

在实际写作中,不同种类的应用文都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的体式,都有其惯用的格式、结构、手法及写作要求,且相对稳定,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有变化。当然,我们所说的固定,也只是一种相对意义的固定。

从长远和历史的发展观点来看,应用文体还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

6. 应用文中的文种是什么意思

从属于应用文各部分的文种,如行政公文、商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合同、日记、书信、条据、学术论文等等。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所谓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

定义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学界尚并无统一严格的定义,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书籍往往有不同的归纳和概括。学习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其本质特征:

1.写作目的明确

应用文是为实现特定目的服务的,因此其写作动因与目的十分明确。

2.语言表达规范

应用文主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适当采用一些古语词汇,文章的语言庄重、简洁、严密,这一点和文学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差异。

3.格式体例稳定

大多数应用文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通用格式和体例,这体现了其规范性和严肃性,撰写者在拟文时必须遵守格式体例的要求。

4.时间要素明确

应用文其所针对的事务一般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因此执行时间、有效期和成文日期等时间要素非常明确。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应用文:应用文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等社会活动中,用以处理各种公私事务、传递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格式规范、语言简约的多种文体的统称。(参见韦志国主编《实践技能训练应用写作》一书)

7. 公文的文种是怎样确定的

公司常用公文种类主要有: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3565 (一)请示

请上级指示和批准,用“请示“。

(二)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

(三)指示

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对公众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

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用公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件,用“通告“。

(五)批复

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六)通知

传达上级的指示,要求下级办理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批转下级的公文或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用“通知“。

(七)通报

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所属各单位知道的事项,用“通报“。

(八)决定、决议

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九)函

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询问和答复问题,用“函“。

(十)会议纪要

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