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是什么?

最好把参考质料填了!
请在答案前注释那个是典故!
最好是30字左右!

典故: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拓展资料:

①原文

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yù)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悦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②翻译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24
[民乐典故]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5

《列子·汤问》 :“昔韩娥东之齐,匮(kuì)粮,过雍门,鬻(yù)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木丽(lì),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有时候会有着难以想象的力量。

根据古书《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期有一个女子叫韩娥,她的歌声妙曼动听,特别有感染力。有一次,她腹中饥饿,就在齐国都城临淄的西南门卖唱求点吃的。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深深地拨动了听众们的心弦,人们纷纷驻足欣赏,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三天以后,人们还能听到她的歌声余音在房梁间缠绕不散。

有一次,韩娥投宿一家客栈,因为钱不够,遭到了客栈主人的羞辱,韩娥十分难过,唱着一首哀伤的歌曲,黯然离去。哀婉的歌声一下子让所有的人沉浸在悲伤之中,男女老少都泪眼相对,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不进饮食,纷纷指责客栈老板。老板没有办法,只好请她回来,向她赔礼道歉,并请她唱一首欢快的歌曲。听到她欢快的歌声,大家的愁容才一扫而光,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像韩娥这样,唱完歌之后,声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说明歌声优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就是“余音绕梁”的意思。现在人们还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韵味悠长。

——本文选自《中国老故事:成语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4月,亲近母语编写)

从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历史朝代为脉络,精心遴选300余个成语;

100余幅生动精美的手绘插图;

5—8岁亲子共读,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

8岁以上独立阅读,生字难字全部注音;

“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现代母语重述,以现代价值解读。

第3个回答  2006-05-21
民乐典故]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第4个回答  2006-05-21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