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字的来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史前时期,人类靠大脑来记忆,用语言来传递知识和信息,以后才有了文字。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以前,我们的祖先要记事,最先是画在地上,树上或石头上,以后为便于携带就刻在龟甲兽骨上,叫做“甲骨文”。1800年我国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出土大量殷商时期的甲骨,上面刻着最古老的文字,也可以说这些甲骨是我国最原始的书雏形,这些东西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

接着,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字或刻字,被称为“金文”,到西周时期,一件铜器上的铭文已有一、二百字。

在殷商时期,人们也把文字刻在竹简或木简上,并把许多简编串在一起,称为“策”或“册”,这就是简册书籍。周朝时期,又把丝织品用作书写材料,所以古人说:“著于竹帛,谓之书”。帛,就是丝织品。如果说,这是我国成册书籍的起源,那么,我国的书至少有32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欧洲,法国拿破仑派往埃及的军队,在罗塞达城附近掘壕沟时,发现一块黑玄武岩石碑,上面刻着14行象形文字,32行古埃及通俗文字,54行希腊文字,这也是几千年前的遗物。

1,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出处是什么?

答:

1730年(雍正8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本来只是写景抒情,但是正好赶上清朝文网严密,大兴文字狱的时候,被指为存心讽刺,以清风暗指满清人不通文化,于是徐骏被杀。这是文字狱的著名典故。
如果不被扭曲,这句诗只是拟人写景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