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校刷脸打卡执行一天就终止?

如题所述

刷脸打卡制度仅执行一天就被淘汰,有网友说,这不是“刷脸”,是“打脸”。最明显的,几千名学生用4台打卡机容易“堵车”,是正常人都不难想到的。校方在制定刷脸签到制度时,为何会想不到这一层?

不考虑实际情况、轻率引进打卡神器,暴露了管理者决策的随意性。但更值得追问的是,督促大学生晨读、晨练,真的需要动用人脸打卡机么?

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一直颇具话题性,高校的做法也频频引发争议。就拿点名来说,前段时间网上曝出了大学教授点名的各种手段,有拿指纹机的,有对照片的,甚至还有声音辨别的……从过去的点名、签到,再到今天的指纹机、刷脸机,时代不同了,但问题的核心没有变:那就是如何把逃课学生拉回课堂。

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出发点是好的。但到了大学,还把大学生当小孩子,大学校园当托儿所,从作息时间到发型、穿着,事事都要管,老师太累,学生也不一定领情。

从这个角度讲,签到本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刷脸打卡等看似“炫酷”的签到方式,更是跑偏了方向的“创新”。对于高校而言,与其大包大揽或采取强硬的“一刀切”式管理,不如将心思花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如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等方面。毕竟简单粗暴地“管”,永远抵不上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主动参与的效果好。

通过技术手段,简单地把学生逼回课堂、操场,但人到心不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严格考试、严审毕业论文,做到不合格的“一个都不放过”,这些是更治本的手段。

当然对学生来说,切不可因刷脸签到的“夭折”而窃喜。逃课绝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作为成年人,也理应对自身行为负责,勤奋学习、提升自我,方不辜负青春年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9
高校职工这样管理,是领导决策的任意和权力任性,是管理的失误。不尊重教师的方式有很多,唯有这样最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