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之名“中山”的来历,他的中文水平又是怎样呢?

如题所述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孙中山自幼在故乡翠亨村就学于私塾,14岁跟随兄长孙眉来到檀香山,肄业于基督教学校,在英文方面成绩非常优异,但是国学水平并不是很高。归国之后,孙中山最初拜区风墀为汉语教师,勤读不辍。等到了广州博济医院习医,又延请了一位名叫陈仲尧的先生学习汉语。第二年转学到香港医学校,陈仲尧也与孙中山同行。

孙中山1897年8月再次流亡日本,他首先到了横滨。他最先结识的日本人是宫崎寅藏和平山周,两个人都是浪人,靠从政府、军部、实业家、新闻社、杂志社及其他民间有志者那里领取调查费、机密费、补助金、赠款、稿酬等生活,他们对孙中山很感兴趣,那时候,他们是靠外务省经费到中国南方调查会党活动刚刚返回横滨。平山周见到孙中山之后,立即赶赴东京向犬养毅报告,最终,孙中山以平山周汉语老师的名义领取了“暂住证”。

平山周还为“孙文”取了个日本名――“中山”,“孙文”又在“中山”之后加个“樵”,“中山樵”便成为他偶用的日本化名。1905年之后的同盟会时代,黄兴、胡汉民等对外界通信,都尊称“孙总理“为“中山先生”,“孙中山”开始成为一个政治符号广播开来。但是就孙文自己而言,从发布手谕到签署遗嘱,都只用“孙文”。关注小编哦。每天更新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