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制作过程

如题所述

硫酸铜晶体制作过程如下:

工具/原料:氧化铜粉末(CuO)、稀硫酸(H2So4)、烧杯250ml、酒精灯、滤纸、漏斗。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

2、沿烧杯壁小心倒入稀硫酸。

3、用酒精灯隔石棉网给烧杯加热。

4、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黑色的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5、当烧杯中的氧化铜数量不再减少时,将溶液趁热过滤,滤去未反应完的氧化铜。

6、将滤出的溶液静置,如果想加快结晶的速度可以放入冷水中。

7、成果如图(这是在试管中冷却的,如像上文一样在烧杯中冷却也可)。

8、注意事项:使用稀硫酸要注意防护工作,加热时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局部爆沸使溶液溅出。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成分主要为五水硫酸铜,分子式为CuH10O9S,即硫酸铜的水合物。其可以用来电镀或染色,别称蓝矾、胆矾。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称作一水硫酸铜。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五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二者注意区分。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将五水硫酸铜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或三氧化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