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

如题所述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7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需要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那么父母想要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树立一个帮助他人的榜样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首先需要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树立榜样。外出时,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伸出自己的双手,不管需要帮助的是陌生人还是自己的朋友,都应该向他们传达自己的友好。乐于助人的品质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上,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年人、病人以及孕妇让座等。


2.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健全,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免不了问个“为什么”,所以,在父母要求孩子帮助他人的时候,要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譬如,“如果你把自己的小车让妹妹玩儿,她会很高兴”。父母的解释不仅能让孩子明白道理,还会成为孩子行动的动力。


3.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在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时经常用到的一句话,也是最有效的一句话。例如,当有人摔倒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设想一下摔倒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孩子就会体会到别人现在遇到的痛苦,他们就会立刻采取行动帮助别人。


4.帮助孩子形成“利社会”的自我形象


所谓“利社会”的自我形象,就是让孩子分享帮助他人的感觉与快乐。如果孩子帮助了他人之后能够有良好的反馈,那么这一行动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印象,这样就会使他愿意去帮助别人。


5.教给孩子方法


要帮孩子了解如何助人。光是告诉他哪些事不可以做是不够的,还应该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帮助别人,怎么帮。当自己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应该主动请求帮助,如果遭到了拒绝,也不要因此觉得自己以后就不应该再帮助他人了,因为,热心的人还是很多的。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机会在语言上和行动上教育孩子,让他们逐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孩子的情商,使孩子养成乐于助人的好品格。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1
家长要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要引导孩子的帮助意思,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表现得很漠然或不知所措,父母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在很多时候,孩子是原意帮助别人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不知该不该帮,因为孩子从父母那接受了太多的大灰狼和人贩子的概念。父母应该都会孩子怎样去帮助别人,这一点,父母可以经常有意思的引导孩子发现并帮助自已,用以培养孩子的帮助意思。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辨别真假的能力,而不是以自我保护为中心。现在的父母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都是以自我保护的小故事来开讲的,经典的怕就是《大灰儿狼》、《小红帽》和《三只小猪》。很少有父母从辨真去假的方向去引导孩子学会保护自已民,因为社会是交往的团体,不是封闭的自我保护,父母访让孩子学会真和假,该帮助的时候毫不忧豫,而不是思前想后,想想是不是坏人,想想是不是有利于保护自已,这都不利于孩子人格和品质的形成。
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培养乐于做人的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必须先做好,先给孩子一个榜样和示范的效果,家长言行不一,对什么事总是斤斤计较,不愿帮助别人,无论是什么原因,不帮助别人的结果,孩子一定会模仿的,所以,父母那怕把原则和理论讲的头头是道,而不去真心实意的帮助别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