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忙~ 评价千古风流人物

我们要写篇作文,意为评千古风流人物,而我心中早有人选:秦始皇,李白和曹操,但我只能选两个人写,你们谁能帮帮忙评价一下……=w=

  曹操

  三国曹操,是乱世英雄。因为他统治着魏国,使中原人民太平盛世,安居乐业。
  但是有人说曹操是奸雄,因为他滥杀无辜,他心狠手辣,他背信弃义。我今天就要帮曹操翻案,做个明察秋毫的"包公"。
  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看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也正如孔子所言,看他的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人怎么能隐瞒的了呢?曹操是个忠于汉室的忠臣。《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说道:"曹操为了朝廷而破青州黄巾。"由此可以驳回曹操有异心。
  2.董卓所管理的朝政,民不聊生,第八回说道:"董卓那招安降卒人,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此残暴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大逆不道之举,举不胜举。曹操因杀死董卓,是因为他不想再让百姓受苦了,再说曹操所建立的魏国,国泰民安,路不拾遗,难道曹操不是一个英雄吗?由此可驳回曹操滥杀无辜。
  3.第四回说了:"曹操为了杀恶贼董卓,不惜生命去刺杀董卓,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曹操所做的事都是服从于义。孔子也硕果:"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曹操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这难道不是一大壮举吗?由此可驳回曹操很胆小。
  4. 曹操心胸宽广,第五回说道:"曹操为讨伐董卓,而聚各镇之兵。此举是曹操做的,可是盟主,曹操却给袁绍做了。这样做是需要宽广的胸襟。心宽出少年,曹操活了六十多岁,正因此理。有人说,曹操心胸狭窄,那他为什么又要让盟主给袁绍做呢?

  5、曹操听说父亲被人杀死,马上就去报仇,从这可以看出曹操是个孝子。别人说他心狠手辣,但是他怎么解释"孝"字呢?

  6、曹操依靠天时,建立魏国,而魏国可说是三国中最强的一国。虽说后来不是曹家当家立主,却可说曹操为了三国合并,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曹操曾说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有人说他是奸雄,说他滥杀无辜。但是推翻董卓政权,建立魏国,让中原人民太平盛世。这他难道做的不好吗?正如他所说:"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曦。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曹操有很多特点,他的文学,他的武功,他的智谋,以及他的人生观点。
  1他写过很多诗,短歌行最为有名"醉酒当歌,人生几何。"他也曾说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由此可看出他的文学底子很厚,他一定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所以才可以出口成章。
  2、曹操箭术高明,有一次和皇帝出去打猎,皇帝看中了一头鹿,连射三箭也没中,可曹操就一箭射中了大鹿。你能说他武功差吗?
  3、曹操在打仗时,一定要熟知三韬六略,所以事半功倍,打仗时势如破竹。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觉得曹操是个英雄,他足智多谋,勇猛果敢,心胸宽广,骁勇善战。所以,曹操是个英雄。

  李白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7
虽然是暴君但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一衡量度,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不能泯灭!!!!!!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中国长期战乱的局面,并初步将“大一统”思想灌输给了中国人,为以后的中国统一战提供了依据。李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耽雄”概括了他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名叫赢政,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两千年来,对他的评价是很有争议的,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秦始皇励精图治,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然后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由于实行严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满,纷纷指责秦始皇。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张严厉镇压这些胆大妄为的士人,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进行焚书。即除了《秦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敢再违抗命令,议论政事的人一律处死。如果官吏知情隐瞒不报,也和藏书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数史书之外,其他的最后只留下了关于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样是秦朝暴政的集中体现。只烧掉书籍并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对秦始皇的暴政怨愤异常,对他不利的言论遍布天下。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国各地追查,最后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块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因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无法抹去的一大污点,极大地抵消了他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秦始皇。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为,如并天下、称皇帝、废封建、置郡县、销兵器、迁富豪、夷险阻、征百越、逐匈奴、通沟渠、车同轨、书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对于全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国民族之从传承,是有重大之影响的,这方面他可称为“千古一帝”。可是,秦始皇的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仅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开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极权统治,使中国老百姓长期过着难以忍受的非人生活。对于秦始皇作为“暴君”的这一面,则不应随便为之辩解。由此可见,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正好印证人性是立体的事实。所以评一个历史人物不偏于一面,应多角度探讨,才能还历史人物真面目!!!
第2个回答  2008-10-29
楚留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