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安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绵阳安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积极配合分类管控
切实履行个人疫情防控责任,各类管控区域市民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组织下有序落实相应管控措施,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人不出区、错峰取物”,按辖区要求,及时主动参加核酸检测。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关注自身是否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
二、主动报备测核酸
近期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倡导所有外地来绵人员“入绵即报”,可通过微信搜索“绵疫控”或电话等方式提前向目的地社区登记报备。
公众如收到疫情防控提示短信,或健康码变为“红码”“黄码”,要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红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就地等待管控;“黄码”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其他检测点不检测黄码人员。
三、离绵人员省内流动管理措施
离开绵阳市的跨市流动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抵达其他市州起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第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可有序出行,但不得前往人员聚集、空间密闭的重点公共场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四、来绵人员管理措施
省内重点地区
1.对近7日内有德阳市、泸州市、凉山州旅居史的跨市流动人员,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抵达日起,实施5天居家隔离,期间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未完成5天居家隔离的,补齐5天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足不出户,上门采核酸。
2.对近7日内有宜宾市旅居史的跨市流动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抵达之日起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第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可有序出行,但不得前往人员聚集、空间密闭的重点公共场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省外重点地区
1.对近7日内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居史的人员,相关要求为:近7日内有疫情发生地旅居史的,暂缓入绵;近7日内无疫情发生地旅居史的,需持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离疆交通场站的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各地要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自抵川当日起,全程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实施7天集中隔离,第1、2、3、5、7天进行核酸检测,第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方可解除隔离管控。
2.对近7日内有西藏自治区旅居史的人员,相关要求为:近7日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暂缓入绵;近7日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需持离藏前72小时内3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近7日内无高中低风险区旅居史的,需持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地要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自抵绵当日起,全程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实施7天集中隔离,第1、2、3、5、7天进行核酸检测,第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方可解除隔离管控。
3.对近7日内有青海省海西州、玉树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居史的来绵人员,自抵绵日起,实施7天集中隔离。各地要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抵绵时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4.对近7日内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甘肃省,贵州省毕节市旅居史的来绵人员,除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地方,自抵达日起算,实施5天居家隔离。如未完成5天居家隔离的,补齐5天隔离措施。。居家隔离期间,足不出户,上门采核酸。
5.对近7日内有天津市河西区、滨海新区、武清区,静海区,青海省除海西州、玉树州以外的地区旅居史的来绵人员,除中高风险地区以外的地方,抵绵当日起实施3天居家隔离,完成3天3次核酸检测,第3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居家隔离时间已满,方可解除隔离管控。。
其他地区
1.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至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2.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至离开风险区域算起。
3.对7天内有省内其他市州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第二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时间已满前,非必要不外出,不乘坐公共交通,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做好健康监测。
4.其他省的来绵人员,及时扫“入川码”,落实“入川即检”。
入境人员
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五、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措施
牢记防疫“三件套”“五还要”。日常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合理安排出行。继续坚持非必要不前往或途经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地区,出行期间全程做好自我防护,返绵后主动报备,尽快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来前,减少社会面活动,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适度运动、坚持规律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心理,如需心理疏导可拨打绵阳市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816-2424666、0816-2268885。
六、市民如遇到疫情防控中的相关问题,可拨打“0816-12345”热线进行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