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由来50字

如题所述

1. 除夕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逐除”习俗。
2. “逐除”是指古人于新年前夕击鼓驱逐疫病之鬼。
3. 《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了这一习俗,为“除夕”节的由来提供了历史依据。
4. 最早提及除夕的文献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
5. 除夕指的是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夜晚,与春节(正月初一)相连。
6. “除”字在除夕中意味着去除、更替,代表旧岁结束,新年开始。
7. 除夕夜的活动均围绕除旧布新、消灾祈福的主题展开。
8. 有关除夕的传说中,提到一种名为“夕”的恶兽,每年腊月底祸害村民。
9. 村民们会在除夕夜逃避“夕”的袭击,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一个孩子,并带到竹林躲避。
10. 孩子提议用竹节与红布对抗“夕”,最终“夕”被爆竹声吓跑。
11. 孩子名为“年”,他的智慧和牺牲成为了过年的传说。
12. 尽管“夕”未被真正消灭,但人们仍保持燃爆竹、挂红布的习俗,以保平安。
以上内容对原有文本进行了语言润色、信息梳理,并纠正了时态与表述上的错误,同时保留了传说故事的原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