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补贴农村项目标准?

如题所述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比较大对农村相关项目都有一定的补贴,比如粮食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养老补贴、技校补贴等。农村补贴项目有哪些?补贴标准是怎样的?下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农村补贴项目有哪些一、粮食补贴粮食补贴包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补贴项目和补贴标准有哪些的知识,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农村补贴项目有哪些
      一、粮食补贴
      粮食补贴包括玉米、大豆、高粱、小麦、水稻、青稞、土豆。
      二、养殖补贴
      养殖在水、点、疫苗以及良种都有相关补贴。
      三、农村大学生创业补贴
      对拥有农村户籍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给予一定的创业补贴。
      四、农村购房补贴
      农民进城买房按照当地政策给予一定补贴。
      五、农村养老保险补贴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六、农村危房补贴
      农村居民按照危房的不同等级可领取不同的补助金。
      七、农村宅基地补贴
      宅基地补偿分为两种,一种是宅基地补偿,还有一种是房屋补偿。
      八、农村建房补贴
      1、困难户
      2、新农村建设
      3、迁村腾地
      4、危房改造补贴
      九、农机购置补贴
      农民购买相关农机可给予一定的补贴。
      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读技校补贴
      接受技工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各地要按规定落实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并制定减免学生杂费、书本费和给予生活费补助的政策。
      农村补贴标准
      一、粮食补贴标准
      1、良种补贴:小麦、玉米、杂粮每亩10元,棉花每亩15元;
      2、粮食直补:小麦每亩85元,玉米每亩60元,杂粮每亩80元,薯类每亩60元。
      二、养殖补贴标准
      以存栏生猪500头以上补贴标准为例:
      1、500-999头20万元
      2、1000-1999头40万元
      3、2000-2999头60万元
      4、3000头以上80万元
      5、云南、贵州两省安排部分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补助10万元
      三、农村大学生创业补贴标准
      创业孵化基地以及经人社部门认定的,给予创业团队或项目不低于1万元的创业补贴
      四、农村购房补贴标准
      1、农民进城后,宅基地和耕地归还集体的,补贴3-5万元。
      2、农民工进城买房,首次购买90平米以下的住房,免征契税。5月该补贴取消)
      3、农民工买房,购房后由政府补贴(补贴多少以当地为准)。
      五、农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
      1、按照缴费档次每月补贴标准为:第一档15元,第二档35元,第三档50元,第四档60元,第五档70元,第六档75元,第七档80元。
      2、按照集体经济组织补助每月补贴标准为:第一档5元,第二档10元,第三档20元,第四档25元,第五档30元,第六档35元,第七档40元。
      3、政府补贴累计不超过每人21600元。
      六、农村危房补贴标准
      1、五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2、五保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万元;
      3、五保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万元;
      4、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万元;
      5、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万元;
      6、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万元;
      7、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二级危房,户均补助万元;
      8、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三级危房,户均补助万元。
      七、农村宅基地补贴标准
      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
      八、农村建房补贴标准
      1、困难户:由民政部门给与补贴。
      2、新农村建设:按规划要求做房的给予补贴。
      3、迁村腾地:对迁村腾地中重新建房的给予一定补贴。
      4、危房改造补贴:依据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建设标准、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分类补助标准。
      九、农机购置补贴标准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的补贴,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给予一定补贴,以当地实际补贴为准。
      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读技校补贴标准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的,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标准给予补助。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对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