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与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自古以来,此言论便为诸子百家所争鸣,舍生取义也是由此而来。生,反映的其实不仅仅个体的生命,更多的是用生命和尊严换来的某种利益,因为如若没有利益的存在,生的价值也便不复存在。这便是利和义最本源的争论所在。

利与义,究竟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评判那些舍生取义或是见利忘义的人和事?古往今来多少圣贤为利与义而辩驳争论,时至今日关于利与义之间的辩证分析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但利与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需要放在具体的环境下去看待分析,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利与义,因为除了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利与义并不是相悖不可兼容的,尤其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中,利和义往往是相辅相成、共同进退的,但一旦与大是大非紧密联系的时候,利必须大于义,舍利取义则是每一个有尊严、有骨气的人必须做出的选择。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夫子在论语中直接指出了利与义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当富贵钱财的获得与义相背离时,这样的生活和人生态度便如“浮云”一般,既不可取,也不可享用。

此外,孔夫子还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这句话还区分君子和小人。坦荡为人的君子心怀天下,只有斤斤计较、追名逐利的小人才会紧紧盯着眼前的利益钱财不放手,这样的教育观点几千年来被我们所接受、认可和传承。

不得不说,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深谙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和厉害,能够从人生价值、民族气节和个体精神品质的角度来区分利与义,对当时社会的教育环境以及人们积极健康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孔夫子之外,汉朝有名的大臣季布也是一位高风亮节、拥有一身正气的正义人士,他一生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诺。”意思是说,季布说出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正是凭着这样重于千金的诚信力量,当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所通缉时,仍然有不少人都心甘情愿出面掩护他,使他安全度过了危难。 他的实际最终也流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选贤举能的刘邦深深被季布的诚信品质所感动,最后季布凭着诚信受到了汉王朝的重用。

还有当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先生—生淡泊名利和金钱,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价16万美元曾邀请他去讲学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拒绝。他说:“你们的研究生论文我都看过了,我给他们讲课,他们能听懂吗?”英国的一个老牌出版社耍买要他写的一本英文辞典,他不卖。《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栏目,是以国内第一流优秀人物为拍摄对象的,自开播以来编导就把钱钟书列入了名单,但从未获“成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民族气节、人生态度等大是大非面前,利与义发生冲突时,舍利取义才能立足于天地间,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身铮铮傲骨。

2.

这里所说的共同进退指的是在不违反原则、不违反做人底线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尽可能为自己的家庭、亲人提供舒适体面的生活。

抗日名将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当营长时,曾给全营官兵每人发过一个烧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瓷碗。这有一段来历: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吉老先生在临去世前语垂心长地对吉鸿昌说:“孩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句话要给你说明,当官须清白廉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牢记父亲教诲,为了律己和带好队伍,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写在资碗上,交给陶瓷厂依照烧制。

瓷碗烧好后,他召开全营官兵大会,会上,他说:“我吉鸿昌虽为兄弟们的长官,但我决不取压民众,不掠取民财,我一定牢记父辈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说完,他亲手把碗发给官兵。吉鸿昌的队伍秋毫无犯、军法严明,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吉鸿昌营长不许官兵发财,指的是不许官兵发老百姓的横财,不能收取昧着良心的钱,他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和严格的军风军纪,让自己的部队如雷贯耳,让整个军营的将士们深受百姓爱戴,这难道不是利与义相辅相成的体现么?

拿现代社会而言,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人面前,摆在眼前的生活压力和重担都是每个人需要努力去解决的问题,有多少父母为了能够给孩子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选择远走他乡打工谋生,又有多少孩子为了能让父母晚年幸福快乐、安享天伦,日日夜夜奋斗在职场的一线,他们的生活便是当下最真实的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除了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别无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当不触及我们的人生底线、不违背伦理道德的时候,如果做成功一件事情能让我们名利双收,还能为未来人生道路的扩展提供丰富的资源,那何乐而不为?

由此可见,利与义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辅相成、共同进退!

时至今日,关于利与义的辩论仍然没有停止,更需要的,是以发展和变通的眼光看问题。在民族气节和伦理道德面前,义无疑是大于利的,但在其他条件下,更应该冷静思考、辩证分析,让利与义相辅相成,共同变成督促前进、奋斗的不懈动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