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有哪些意义?

如题所述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语文课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形象化教材,是伴随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不可缺少的食粮。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看生活、写世界、写生活,轻松愉快,充满游戏精神,让孩子们喜闻乐见,乐于接受,使他们沉醉其中。儿童欣赏文学偏重直观感受,对新奇的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对人物命运更加关心,也易于情感投入,常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同苦乐,共悲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等,儿童文学都是个重要的角色。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要让学生阅读走进童话、寓言故事。”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语文课本和配套的教材无不都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载体,儿童文学确实在教材中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因此,儿童文学不仅是开启儿童心智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去认真对待。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教育作用: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最有意义的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能给他们带来通过想象去体验的世界,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得到心理上的和谐与平衡。孩子们在这样快乐地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拓展了想象,启迪了心智,发展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健全了人格。无数的教育实践也早已证明,儿童文学是启迪儿童心智的一把金钥匙,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雪孩子》一课,是一篇蕴含思想性(舍己为人)、知识性(水的转换)的优秀童话,这篇课文除了小白兔一家是明显的拟人外,对本不能动弹的雪孩子也赋予了“动”的能力。因此,雪孩子篇末化成了白云,同样是为了符合孩子美好的想象,作者的用心并不在告诉读者水蒸发的知识,而是不愿把悲伤(雪孩子的死)留给孩子,如同被狼吃的小红帽还能从狼肚子里跳出来,这里是作品艺术化的处理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生难,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审美作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样也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童话《丑小鸭》中一只飞越鸭场的丑小鸭告诉我们:不能一辈子在那养鸭场里互相比美而不知道天上还有天鹅。只有飞越,离开养鸭场,到湖面上去,才能看见更多、更好的东西。美是文学的本质,而儿童又其有审美的天性,当任何一部满蕴美好情感的文学作品来到人们眼前,就产生一种魅人的力量。郭沫若曾说:“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它通过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来感化儿童,也有着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喜悦地表现死亡、高尚地表现人生……这是儿童文学带给我们的一种大审美的感觉。
 

 3.娱乐作用:对儿童来说,获得阅读兴趣是激发他们开展文学阅读、维持文学阅读兴趣的核心动力。别林斯基曾呼唤儿童文学应“给孩子以欢娱,给他们快乐,而不是沉闷;给他们故事,而不是说教”。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美和幽默迭起的,这样才会给阅读者留下一生的记忆。安徒生童话名篇《皇帝的新装》就有讽刺的幽默,但他们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通过一个孩子之口点出了一个永恒的现象和真理,说出真话需要一些纯真和勇气。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对应的作品娱乐性愈强。
  让孩子从小受到文学的美的熏陶,感知母语的优美和丰富,我们母语的传承才值得期待,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在思考中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0
儿童文学是文学大系统中的分支,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大系统中的分支,两者似乎分属不同的学科。但是,两者却又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学生和儿童,相似的功能——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大量进入教材,如果教师还是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去处理这样的教材,难免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事实上,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还远不仅止于教材。本文拟从三个方面简单梳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儿童文学化”一度成为小学国语教材的主流。193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目标”的第三点即提出“欣赏相当的儿童文学,以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感情,并增长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又推动了儿童文学创作,语文教育家、儿童文学家叶圣陶1932年编写《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时,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他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除了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没能进入教材,但它们同样值得学生阅读,如图画书、儿童诗、少年小说。但是,由于教师普遍比较缺乏儿童文学素养,不知道推荐哪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阅读,或者只知道推荐成人文学的经典名著给学生阅读,这些都可能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绝不只有《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有很多经典作品,同样经过时间和小读者的双重筛选,例如《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亲爱的汉修先生》、《夏洛的网》、《小王子》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