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支护理论的发展过程,比如,某年某人提出的什么理论,对支护的促进等)

比如像下面的(深部高地应力岩体力学特性研究进展)的发展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已经开始注意对高地应力问题的研究。1983年,原苏联的权威学者就提出对超过l600m的深(煤)矿井开采进行专题研究。1989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曾在法国专门召开“深部岩石力学”问题专题会议,并出版了相关的专著。近20年来,一些进行高地应力条件下深井采矿的国家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密切配合,在岩爆预测与防治、软岩大变形机制与支护措施、隧道涌水、高地应力下开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波兰等[4~8]。南非政府、大学和工业部从1998年7月开始联合启动了一个“deep mine”的研究计划,耗资约合1.38亿美元,旨在解决高地应力下深部的金矿安全、经济开采的一些关键问题。加拿大联邦政府与采矿工业部门也合作开展了为期10年的2个深井研究计划,在微震与岩爆的统计预报方面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以及针对岩爆潜在区的支护体系和岩爆危险性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在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促进下,80年代末以来一些学者也进行高地应力下岩体力学性质方面的研究,在高应力下岩体变形与破坏、岩爆机理与防治、软岩支护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谢和平(2003)提出了岩石破坏过程中裂纹扩展的分形模型[9];黄润秋(2004)深入分析可中国西部地区大型河谷边坡应力分布特点,阐述了“驼峰应力”分布模式和高应力-强卸荷岩体深部破坏机理[10];陈士林等(2005)借助光滑函数的组合描述岩块间间断位移场的不光滑性,探讨了深部坑道围岩的变形与承载能力问题[11];王明洋等(2006)更进一步根据深部岩体的构造特点、高地应力及含能和非协调变形的特点,围绕深部岩体工程响应发生的静、动力特征,提出了岩体的构造层次观点[12,13]。在岩爆研究方面,谭以安(1989)地认为岩爆的是一渐进破坏过程,并将其总结为劈裂成板→剪切成块→块片弹射三个阶段[14];徐则林、王兰生(1999)根据二郎山岩爆研究,较完整地阐述了岩爆发生的条件,提出一个较为广泛接受的岩爆烈度分级方法[15~17];王元汉、李庶林等(1998)也开展了岩爆预测和倾向性方面的研究工作[18~20]。当我国修建二郎山隧道时遇到了软岩大变形问题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高地应力下软岩变形机理。李永林(2000)在研究二郎山软岩变形后认为大变形是剪切错动断裂面下的失稳,是正应力作用下局部产生的失稳[21]。何满潮(2002)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软岩工程力学问题[22]。近年修建的乌鞘岭隧道再次使得我国科研工作者更为关注这一问题。卿三惠、黄润秋等在该隧道的支护研究中提出了以柔克刚、先柔后刚的防治技术[23,24]。钱七虎概括高地应力环境下深部工程特点与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1)围岩中大变形和大变形速度;(2)应变型岩爆的发生及岩爆的时空效应;(3)围岩中的分区破裂现象[25]。

135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4
135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