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奢侈品牌逐渐归向大众化?

奢侈品牌一直比较高端,但为何现在的奢侈品牌越来越大众化了?

因为有钱人在哪个时代都算是少数,只靠这亿万富翁每年挣的钱远远不够保证奢侈品牌的维持和发展。所以这些奢侈品牌开始考虑年轻化,平民化。而且的确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是在上升的,奢侈品牌要是不降一降身价吸引客户,一批轻奢品牌就把客户吸引走啦。品牌会培养你的消费习惯,让你形成品牌惯性。

第一个原因非常简单,你可以看到任何行业的任何品牌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发中低端产品来吸引新客户。因为只靠富裕人群的消费对于一个大牌企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扩大规模,增加收益就必须吸引新客户,这就使所谓的开源。无论在哪个时代,占有社会大量财富的人总归是极少数,而富人的钱又不可能只投入给奢侈品,所以他们的消费是不够的。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奢侈品行业可能同样适用。一个富商购买一个十万的包包,那么每个普通人花三万多块钱就可以超过他,要是三十个人,每人只需要300。数量堆起来,平均利润是少了些,但是架不住乘机大呀。

而且降价招徕年轻人等新兴群体的关注,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不错的品质是很容易俘获年轻人的心的,就这样一步一步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品牌取向,哪天你推出一款高档包包时,只要他手下有闲钱,那他肯定会买。因为他对这个品牌已经形成依赖信赖了,在面对其他品牌时,他也顺从购买惯性选择“自家品牌”这就使奢侈品牌大众化带来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4
能够成为奢侈品,要有经典的设计和高端的面料,以及品牌经过历史沉淀积累出的独特文化。
现在LVMH集团疯狂扩张,收购各种奢侈品牌,把以LV为首的设计师品牌做成了连锁快餐店,个人觉得这样的发展是毁灭性的。现在的LV,远离了经典,成了一种“高价成衣、皮具制品生产线”,同时,最大的竞争对手GUCCI和其他新兴的高档成衣、皮具品牌也对止步不前的LV造成了巨大冲击的进一步扩张,也让LV在心目中的皇者地位不复存在。文化的停步不前,营销的快餐化,都对LV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管真真假假,因为倾销和山寨造成的遍地LV的局面更是对品牌形象的。但是,LV不COACH之流才是伪奢侈品,按照奢侈品的定义,LV仍然是高端奢侈品的代表。只不过,现在的趋势,也许会像、登喜路一样,像宝路华一样,变成过气的老爷车,留在人们心中成为回忆。因为奢侈品不是卖给大众的,去买它的人不会觉着它贵,就像你去买一件几十块的T恤你会觉着贵吗?所以这就是消费水平和阶层的不同,而现在有钱人变多了,所以买的人也就多了社会构成永远是金字塔结构,能随便买得起又真需要买奢侈品的永远是少数的一部分人。奢侈品的奢侈二字已经道出了它不是寻常必需消费品的本质。某商业贸易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11月销售给湖南某企业一批产品,销售价格250000元(不含税),销售成本200000元。贸易公司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已经作销售处理,并在12月31日编制资产负债表日将该批产品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内。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基础上,湖南企业于2005年1月20日将该批产品及增值税发票全部退回。产品退回前,江西公司2004年度实现年度利润150万元,企业适用33%所得税率。这是一个销售退回日后事项调整的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
第2个回答  2019-07-24
奢侈品牌“周边系列”近期热度不断。法国奢侈品牌香奈儿近日宣布,将跨界推出奢侈生活方式系列,包括运动配件。面临消费升级,不少奢侈品牌开始试水“引领生活方式”的系列产品,爱马仕的移动小边桌、Tiffany的银色毛线球、LOEWE的陶器……专家认为,消费越来越场景化,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品质需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产品交易并不能创造消费的趋动性,当品牌创建一个生活方式空间时,更容易触发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但品牌核心价值也存在被拉低的风险,会为奢侈品牌带来“品牌大众化”的危机。

跨足生活品类

香奈儿在推出一系列色彩缤纷的运动系列之后,又紧锣密鼓地公布了相关运动配件,品牌正努力致力于消费者的新年健身目标。香奈儿此次推出的运动配件包括售价1773美元的网球拍、2189美元的冲浪板、7203美元的瑜伽垫以及9649美元的坐垫。此举也表明品牌将正式进军奢侈品生活方式系列。

奢侈品牌跨界生活领域一直热度不减。Prada 185美元的回形针、巴黎世家2145美元的“购物袋”、Dior Homme 2500欧元限量版的BMX单车、1500美元的曲别针、9000美元的毛线球、4500美元的三角尺……继开设网红咖啡馆Tiffany Blue Box Cafe后,珠宝品牌Tiffany&Co的居家精品系列更是在微博和朋友圈赚足了眼球。其中包括居家和配饰两大系列,居家产品包括餐具、桌面饰品、装饰品等多个细分类目,主要为家居生活小件用品,有杯具、碗、刀叉、餐盘等。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对此表示,消费者对基于品牌知名度下的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产品需求已经提升,但并未从生活品质上真正满足消费者,甚至一些奢侈品集团利用品牌知名度来制造营销噱头。比如Tiffany 9000美元的毛线球,通过制造热点话题来博得消费者关注,产品意义并非在于销售。但营销策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消费者的逆反心理,同时消费者逐渐开始理性消费,并意识到品牌和产品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品牌溢价的空间在大幅缩小,消费者已经不再愿意为品牌的知名度而高价买单。
第3个回答  2019-07-24
奢侈品在英文里是一个中性词,最早出现在欧洲国家的贵族阶层。随着欧洲贵族阶层与中产阶级的逐步融合,不仅让奢侈品得到上百年的传承,也让它的受众逐步扩大。而奢侈品被中国人广泛接受,则是近十年来的事情。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奢侈品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大众视野,成为了衡量时尚水平、品质生活的标志。

“这个产业产能太大了,是需要打造一个闭环的”丁瑜为我们介绍“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去意大利订货,有机会参观品牌的制作工厂,目前很多奢侈品包还都是纯手工制作的,一个包包就需要上百道工序,耗费上吨水。但是消费者买回去之后,因为场合,潮流等多种原因,可能就用一次两次就闲置了。目前来说,奢侈品的生产与使用消耗,两端是特别不对等的,闲置的市场特别大。所以我特别希望做一件事儿可以完成奢侈品包包的 ‘全生命周期’,让这些包包可以服务更多喜欢它的人。”

麦肯锡的《2017中国奢侈品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富裕人群将买下全球44%的奢侈品市场,也就是1万亿人民币的贡献值。在如此大的消费背景下,闲置市场之大可想而知。据统计,目前中国奢侈品存量市场已达到上万亿人民币规模,2017年,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超过80亿人民币,并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奢侈品包这个行业里面,很早就出现了二手的交易店。盈利模式大概有两种,第一种直接低价买过来,第二种就是寄存到店里,卖出去了之后提成。”丁瑜说“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调查之后,就会发现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包包的鉴定和定价需要专业的经验,门槛很高。其次就是,由于卖家要的是快速周转,所以很多不是正流行的品牌以及款式略旧、成色没有那么新的包包是会被这两类传统交易方式拒之门外的。我认为需要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来撬动这个巨大的市场。”
第4个回答  2019-07-24
《报告》列举数字表明,2011年,我国个人奢侈品消费额增幅在18%~22%之间,是当年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额增幅最高的地区。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机构在对 2009年~2011年全国36个城市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虽然我国顶级时尚品牌拥有者的比例逐年提升,2011年,国内拥有顶级时尚服饰/配饰品牌的消费者的比例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了一倍,但这些购买者的平均收入并不高。2011年,国内顶级时尚品牌拥有者的平均收入为5288元,表现出该类消费群体“小富即奢”的消费心理。同时,国内的奢侈品消费群年龄层在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奢侈品的拥有者。目前,我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25岁。部分年轻的“月光族”由于经济压力较小,奢侈品支出往往高出个人收入的 40%。2012年,CTR针对国内高端女性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岁~24岁的奢侈品购买者中,虽然有57.5% 是自己购买,但购买资金多数来自父母的支持。CTR强调,2012年,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出现消费分级的变化,即奢侈品不再单一指向价格昂贵的顶级品牌,如珠宝、首饰、汽车等,而是有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内涵。今天的奢侈消费不仅包含有形的物质,如字画、文物等,登珠峰、游南极等独享式体验也都进入奢侈消费的范围。这说明国内消费者的品位变得“更加高雅”,开始从在乎外在符号转向重视内在体验,从炫耀高调转向低调奢华,奢侈的内容也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据CTR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品牌、价格的因素对我国高端女性的奢侈品消费影响正在降低,她们现在更看重的是品牌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品质表现。在CTR一项针对高端女性奢侈品消费的调查中,认同“不一定要穿戴什么名牌的东西,适合自己就行”说法的高端女性比例从2010年的62%上升为2012年的67%。这一数字亦说明时下的奢侈品市场,舒适性已经成为影响高端消费群体消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