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伸手向你要钱时,该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平衡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这也许看起来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但是在这里。我又看到了我们童年的一些缩影。其实这不单单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他教育的事我们所有的人。

01

这是两则真实的故事。

五块钱的故事是一个女孩子讲的:

初中住校,一星期回家一次。妈妈通常每周给2元零花钱,那个星期她想要5块,妈妈不给。她就表示不去上学。妈妈说:“爱上不上,不上现在回家。”

后来,她一直缠着要,妈妈很不高兴地掏出5块钱,扔在桌子上,一副嫌弃的样子。而那五块钱弹落到地上。

这个小女孩颤颤颠颠地捡起了钱。

事情好像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她说,这件事对她影响很大,一直觉得自己很卑微,同时,在心里埋藏下对钱的渴望。

五毛钱的故事是一位男士讲的:

初二那年暑假,班上两个女同学到他家串门。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同龄女孩交往。

后来,女同学提议去街上转转。他身无分文,便去找母亲,希望给他一点零花钱。

妈妈不肯给。他一再恳求,哀求。最后妈妈掏出五毛钱,“拿去!”

他弯下腰,捡起那五毛钱,和女同学上街了,请她们一人喝了碗大碗茶,就各自散去。

当年的男孩子现在30多岁了,大学毕业,经济独立,也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他一直不肯结婚。

他不结婚,也不回家。他知道他的父母非常孤寂。但目前他只想这样过,不结婚,不回家。他说,这一切都源于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钱。

这两个故事,我看不出这个两个家庭的经济的真实状态,但是我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种“贫困”。

这种贫困不是说家庭的经济,而是一种精神上所表现的贫困。

当孩子合理请求一些金钱要求的时候,父母上述的反应,就好像在说,我没有一点钱,你怎么还找我要钱。

可是对于小男孩来说伸出手,向妈妈要一点零花钱,是因为这个青春期的男孩子知礼体面有教养,他知道朋友来访应热情相待。在他伸手那一刻,在他心中母亲的形象还是完整的,是他可以伸手的人。

母亲掏出五毛钱扔给他,呵斥他“拿去”,至此一个男孩的尊严已经体无完肤。

而最屈辱的是他不能拒绝,他需要这五毛钱,两个不明就里的女同学还在外屋等着他,期待一场愉快的同游。

当他弯腰捡起这张纸币,他一定听到了尊严碎裂一地的声音。他的内心也就此四分五裂了。

五毛钱就这样严重影响了他成年之后的生活道路。从伸手要零花钱,到弯腰捡起那五毛钱,客观时间只有几分钟;在他的心理时间上,漫长如整个人生。儿子心中翻腾的一切,那位母亲从头到尾全然不知。

实际上,掌握金钱也是父母的一种权力,上面两个故事中的家长都用金钱带来的权力狠狠地羞辱了自己的孩子。

好像只有这样做

许多父母都有控制病,金钱上的控制尤甚。

02

当他们感觉自身说一不二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便把金钱作为武器,劈向自己的孩子。

许多父母都有控制病,金钱上的控制尤甚。当他们感觉自身说一不二的权威受到挑战时,便把金钱作为武器,劈向自己的孩子。

在很多不知道如何流传开来的观点,说孩子要穷养,特别是要穷养男孩子,但是你知道特意的穷养孩子,他们会丢失了多少东西吗?

一些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的“藏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03

其实最重要的是因为穷养会让孩子失去很多!

03

穷养会让孩子丢失了大方得体

穷养的孩子,他们会因为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卑。他们既内向又胆小,他们甚至不敢跟别的小朋友交往。

他们长大后会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出拘束甚至觉得低人一等,他们不敢表现自己的光芒,他们内心的自卑觉得不配,而只有将自己关在小小的空间里,他们才能找到丁点儿的轻松。

一味学别人的穷养,会让孩子丢失了大方和得体。

穷养会让孩子丢失了格局

有不少人说"穷人会越穷,富人会越富",穷人之所以穷下去,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给孩子下了一个套,这个套叫“格局”。

我们的穷孩子为了节省2块钱,会花2小时走路到目的地,而富养的孩子是怎么干的?他们为了将2小时的路程节省到2分钟,他们不惜花20块钱打的士。

这就是格局!我们的穷孩子可能每天会为了节省几毛几分,将时间花在一些并不能让自己增值的东西上面,而富养的孩子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世界。

穷养会让孩子丢失了气质

很多时候我们从一个人的穿着言行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出身。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看就是有气质有教养,但有些孩子一看却是让人感觉粗俗?

孩子身上的气质是从骨髓渗透出来的,是家庭环境教养的象征。

这种气质来源于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物欲的满足,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机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

所以,教育,不应该走极端。平衡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保证了孩子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不会贪婪;

让孩子吃点苦头,他们才懂得谦虚;

让孩子学音乐美术,孩子懂得了高雅和品味;

让孩子受点挫折,他们的灵魂会更加坚韧;

孩子经常旅游,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6

第2个回答  2019-07-13

导读:现在大多都是讲究科学育儿的,宝妈宝爸们会在宝宝的喂养、看护上很是下功夫的。其实这些关注的方面是很必要的,也会为宝宝一生的身体健康、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宝宝的养护方面多多注意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各位宝妈宝爸们可否注意到了这些方面,就是关于孩子的零用钱上的处理方法也会关系到宝宝的将来走向和发展。

在平日里作为家长的朋友们都会涉及给家中的孩子些许的零用钱,或多或少是根据孩子的具体用途和家里的实际情况出发吧。多少多是自己家里头定的,只要自己家庭觉得合适就是可以的。

可是作为成人的父母们可否想过,其实自己在面对孩子在向您伸手要钱时,您当时的态度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从这方面来聊聊关于育儿的那些事吧。

1、孩子对金钱没有概念

特别在过去物质相对紧缺的年代里长大的父母一辈人,会在花钱上谨小慎微的。但是在面对自己的亲身骨肉时却是很舍得花钱的。尤其那时候大多是一个孩的家庭,家里的独子更是成了万千于一身的宠爱。时常最明显的就是在孩子的物质上给予满足。

都说女孩应该是“富养”的。当然也有指向是精神层面上的,也有是包括在物质层面上的。会有部分的成年人认为“富养”长大的女孩以后会在物质上见过世面,不容易被一些简单的事物所吸引而迷失了方向。这样简单地看了也是成立的,会使得孩子在不缺乏物质的前提下长大,自然会不太受到物质诱惑的影响。

可是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宝妈宝爸的是,可能在宝宝的物质上过于宽松会给宝宝带来对于金钱缺乏概念的影响。就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例子,某薛姓女孩从小就随时有充足的零用钱话,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缺少过金钱的花销。每回父母都会在小女孩需要什么时候就及时地给了她如数的钱额,当然如果小女孩伸手去向父母要钱,父母也是二话不说地如数就给了。父母也是对于小女孩比较放心的,觉得孩子不是乱花零用钱的孩子。是一个教育方式比较宽松的家庭。

但是,就是在这样宽松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薛姓女孩却表示,自己对于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因为每次父母都会出于对于自己的关爱,都会给自己买很多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还没有需要到,父母就提前都预备好了。当自己想要什么新鲜的东西时,父母也会尽力地满足的。虽然女孩的家庭条件不错的,很多东西家庭还是可以消费的起的。

但是,随着女孩渐渐长大,问题还是凸显出来了。从小到大东西都是自己想要什么就会有人给零用钱去买来了。可是走向独立,自己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就需要自己挣钱来打理生活所需的所有事情。这时女孩就会对于金钱失去控制和把握了,就需要改变之前所有东西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局面,自己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来应对自己的消费现状。

女孩也表示使得自己长大后面临这样的困局也是由于年幼时父母在自己的零用钱方面过于宽松了,很多东西不知道如何去合理使用,常常也会造成浪费的现象。很不注重合理使用金钱,对于金钱的概念十分模糊。到了成年后还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理财、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不让金钱花在无意义的地方上、避免很多的不必要的浪费现象。

2、错误理解金钱的概念

也是很偶然的机会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是关于日常时候孩子所需零用钱的事情。事例中的辣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孩子是女孩是刚上小学的,而二孩是男孩还在幼稚园上学。在平时闲暇时会聊上几句关于孩子的问题,而有天这位辣妈说自己的家离自己娘家妈家很近,平时自己的孩子们也常去姥姥、姥爷家去吃饭什么的。反正是很方便的。

就在这时候辣妈突然说了一句平时自己的孩子们就会去姥姥、姥爷家去吃饭,饿了就知道到姥姥、姥爷家有饭,没钱了也知道去姥姥、姥爷家去要钱。孩子们大了,懂事了知道谁对自己好,可以上哪里要到钱的。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能很多家庭都会是这样做的。很多时候作为成年人也会时常得到父母的支助的,有的买房子付首付,分期还贷的,还有需要娶妻、日常买些奢侈点的东西都会多少向父母伸过手的。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到底明不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缺钱、需要合理地使用金钱时是可以向某些特定的家长伸手要钱的。这时候也需要给出自己合理、可需要的原因和用途去使用一定数额的金钱。而不是只要自己需要钱了,就可以随时去管任何大人伸手要钱,并且大人是无条件地满足自己的所有愿望的。

3、潜意识的自卑情结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身边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特点的人。会在平时的日常花销时十分地仔细、节俭的。在大家都处于花季的美好年华里,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是十分爱美的,会稍微地打扮下自己的外貌、仪表的。

可是会有一部分的女孩子却是十分的简朴的,很少去打扮自己的外表,会相比同龄的女孩子会把时间、精力、金钱花在学业和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但是总的花费还是很省的。也会少有和同学及其他室友出去玩乐的,如果深入交谈会发现多数是因为家庭的贫寒造成的。也是由于从小就自知家庭条件的不好,就会很少向家里去要多余的零用钱,可能要了也是会被父母给着零用钱还嘴里念叨着少点花,家里的开销大,而家里的收入有限的。

平时在学校同学交往时,都是尽量避免和同学会发生金钱来往的,有的同学会主动邀请在异乡的室友、好友到自己家中做客的,也会鲜有出现的,怕在交往中交而不往非礼也。多少这样的孩子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留下我家条件不好,又不想总占别人便宜的自卑心理。

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1、平时应该给予孩子对于金钱的意识

我们的孩子大多都会到了一定年龄知道买东西需要花钱,并且需要什么东西时候都会去跟家里的大人知声的。只有大人给了孩子钱,才可能买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

但是,具体你去问孩子这些金钱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大概很多孩子只会说是这些东西就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得到的。我们应该给孩子建立基础的金钱观。我们的东西都是通过所有人的劳动付出辛苦得到的,当我们需要这些劳动成果的果实时,就需要相应地给别人一些劳动报酬——金钱的。

我们不但需要珍惜别人的劳动付出的成果,就是我们在需要时要付出金钱购买的东西,也需要我们自己付出劳动去挣得生活所需的金钱来使用。我们都应该是社会的所有劳动者中的一员,都需要为了自己的想要的东西付出辛苦努力劳动。

2、教会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零用钱

还是蛮多宝妈宝爸会认为孩子还小,也不大会使用零用钱的,也就不怎么去多注意孩子这些方面的问题。或者在孩子任性很想买什么东西时候,就干脆拧不过去就顺了宝宝的意愿了。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需要给予正确的使用零用钱的意识和观念吧。别看孩子很小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很棒的。很多时候都是在父母和周围人的潜移默化下慢慢学习、了解到很多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不用那么被动的,可以在生活点滴中来带领宝宝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手中的零用钱,让金钱花的更有意义和价值。

可以给宝宝建立起自己的使用账户,可以试着让宝宝做下自己的使用金钱的情况和计划表。可以计划自己需要什么东西可以跟父母商量,提交自己的计划、想法的,父母看看是否有必要的,都可以和孩子进行商量的。也可以给宝宝剩下的零用钱存起来或者给更需要的困难地区的小朋友进行捐助的。都是蛮有意义的事情。

重点提示:当宝宝向您伸手要零用钱的时候,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的做法也会给宝宝造成深远的影响。各位宝爸宝妈们也应该在这部分进行加强的。也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

今日话题:宝宝们的零用钱。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