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吗?

如题所述

朱高煦战功显赫,朱高炽肥胖迟钝,为何朱棣还把帝位传给朱高炽?除了“好圣孙”以外,最根本的因素则是朱高炽得到朝中文官一致支持。

经过洪武朝的血腥清洗,朱元璋给建文帝留下的可用之将仅有耿炳文、郭英两位侯爷,实在支撑不了齐泰、黄子澄等人提出的削藩。但是建文帝朝的政治权柄由这几位文臣来掌控,他们不考虑帝国的政治结构中存在着巨大漏洞,人员配置极不合理,光靠一些文臣,打起仗来基本上是纸上谈兵。就这样,建文帝的削藩从一开始就失去准星,面对着常年领兵作战的王爷们,原本巨大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但是黄子澄、齐泰等人仍然义无反顾地裹挟着建文帝向削藩的路上大踏步迈进,于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打着“清君侧”之名,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最终历时三年多,战争最终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就在攻入南京城五天后,朱棣即位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朝历史翻开属于永乐朝的一页。

然而,登基之后的朱棣却为立储头疼不已,他与谨慎的朱元璋不同,朱棣从不掩饰自己对长子的不喜和对汉王的欣赏。

朱高炽是朱棣长子,文皇后徐氏所生,在靖难之役中,他驻守后方,为大军筹粮筹钱,表现出非凡的组织管理才能,并且还一度以老弱病残击退李景隆的进攻,可谓文武双全。即便这样,朱棣仍然对他甚为不喜,甚至还有些讨厌。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腿脚不好,有宽厚仁德之心,无英武果敢之意,性格上让朱棣很不喜欢;二是弟弟们都是一表人才,能征善战,颇像早年朱棣本人,朱高炽却容貌不佳,有碍观瞻。

所以“国本”之事本应早定,以安天下人心,但一向做事果断的朱棣在这件事上却是一拖再拖,犹豫再三,久而未决,他甚至还拍着次子朱高煦的肩膀说:“勉之,世子多病”,这给汉王带来无限希望。但是到了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朱棣突然册封朱高炽为太子,是什么原因让朱棣下定决心将朱高炽立为储君的呢?

朱高炽得储君之位除了祖制以外,背后其实有着巨大的政治利益集团,那就是文官。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朱棣最终选择朱高炽为储君的真正原因。

首先、从明太祖朱元璋立建文帝为储君时,便定下了宗法制立储君的规矩,也就是说朱高炽的储君之位,有很大的可能得益于祖制。

“自我创天下而以天下传之庶孽,万世而下有庶夺孽抗宗者,我开其乱也。乱传而万世之传,足虑焉。”

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避免朝局动荡,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在这一点上朱棣与朱元璋一样,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样一来,可以确保自己打下的江山社稷在他百年之后可以平稳过渡,更可以避免“兄弟阋于墙”的悲剧发生。这样一来,有了名正言顺的太子,不会让其他的皇子藩王有着非分之想,这是朱棣理智而无奈的一种选择,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其次,朱高炽的储君之位,得到文臣集团的大力支持。

朱棣登基后,为了得到天下人的认可,获得执政安全感,大力培植文官,使帝国的政治制度从铁血高压向软制度化方向转变,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等人就是他培植出的文官代表,他是宗法制的拥护者。所以对朱高炽的执政理念与宽厚人品多有认同,他向朱棣进言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黄淮等文官纷纷表示支持,从道义上论证了朱高炽为储君的正确性,朱棣颇为称善。

另外朱高煦虽然倍受朱棣宠爱,但其人飞扬跋扈,朝中文臣竟然无一人赞其优,失去大臣的支持才是可怕的,从这一点来说,朱高炽得储君之位是因为背后站着庞大的文官集团。

最后,朱高炽得储君之位,与“好圣孙”朱瞻基离不开关系。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嫡长子,幼年便深受祖父朱棣的喜爱与赏识,他自幼便聪明过人,气度不凡,“有帝王之相”,在朱元璋立储之初,朱元璋征求解缙等人的意见时,解缙便曲线救国称其为“好圣孙”,“三杨”等众臣一概认可,就连姚广孝都颇为认同,所以朱棣才会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储君。

从以上可以看出,朱高炽被立为储君,绝对是朱棣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7
因为朱高炽宽厚仁善,在朝中的势力十分强大,而且朱棣深知朱高煦不仅做事嚣张跋扈,还有勇无谋。
第2个回答  2020-09-27
朱棣传位给朱高炽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为朱高炽是嫡长子,古代是很注重长幼尊卑之分的,朱棣自己已经是得位不正,不想再冒天下之大不韪;二是朱高炽得到了解缙、杨士奇等一帮文官的支持,在朝中的声望很高。
第3个回答  2020-09-27
古代一直秉承长幼尊卑有序,作为嫡长子的朱高炽,幼年就被立为太子,在本身并没有大错的情况下,宗族礼法不能让朱棣换太子,大臣也不会答应,帝王无家事,所以朱棣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换继承人。除非朱高炽死在朱棣前面,那朱棣会立朱高煦为太子,而不是皇太子朱瞻基。
第4个回答  2020-09-26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军渡江破京师,击败建文帝,结束“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乱军中失踪,其余文武勋贵大部分投诚,一部分忠于建文帝的官员或自杀、或被捕后被杀,总之建文朝廷土崩瓦解。

于是,朱棣在谒孝陵之后,正式即位,成为大明新一代皇帝,日后的明太宗(成祖)。在登基为帝之后,成祖所头疼的,就是皇太子的人选问题。

成祖一共四子,第四子朱高燨早夭,所以不再叙述。其余三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熙、三子朱高燧,都是燕王妃徐氏所生,身份都是嫡子。

成祖对于三个儿子,最器重的是次子高熙,因其类己,勇武有力,在靖难中多次出生入死,领军作战,为击败南军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东昌之战,燕军兵败,主将张玉都战死,成祖在军中面临绝境,是高熙及时赶到,击退南军,救出成祖。所以那时候成祖就有改立高熙为继承人的想法,手抚高熙背,说:“小子,努力!世子多病。”

整个靖难之役中,高熙简直就是成祖的低配版,时时冲在交战最前,勇冠全军。成祖之所以能够成功,高熙其中出力甚多。

而幼子高燧,是因为最像燕王妃(徐皇后),而且年幼乖巧,口齿伶俐,特别得成祖欢心。当时无论成祖如何发怒,甚至暴起欲杀人时,只有高燧上前撒娇劝慰,才可以安抚。所以高燧因此恃宠,进而可以觊觎储位。

至于长子高炽,因身材肥胖,且有足疾,平日做事慢吞吞,没有成祖所想像的利索样,因此成祖不是很喜欢他。

但在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燕藩世子之位一是于太子相比,没有那么重要;二是燕王本人对于自己的继承人也没有日后当了皇帝那么要求高;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炽因是燕王嫡长子,所以被太祖钦定,册封为“燕世子”,是名正言顺的燕藩继承人。

综合以上几点,朱高炽在成祖还没有登基前,是包括其两个弟弟都没有异议的、当然的下一代燕王人选。

但是,自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靖难,并连续击败南军,逐渐有了夺取天下的前兆之后,朱高熙的心态就起了变化:对于父亲起兵,并争夺天下,他从心里很是支持,甚至有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肯定会水涨船高、更进一步。大哥身体确实不好,如果有突发事件,那么自己还会有更大的惊喜。

所以,在成祖“世子有疾”的鼓励下,朱高熙像打了鸡血一样,几乎是拼了命于南军作战,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二弟的心思,朱高炽心知肚明,由于自己身体肥胖,不能上阵作战,时时呆在父亲身边,从而没有朱高熙那样的表现机会,那更应该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以让父亲知道,自己不是毫无成就。

所以,在成祖与朱高熙出征时,朱高炽以燕世子身份,主持燕军大本营---北平的防守重任,并将后勤粮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成祖在前方不受物资短缺、粮秣不及的困扰。

在建文帝亲自来信,劝说其归顺南军,承诺事后封王的引诱下,朱高炽承毫不动摇,并承受住成祖不明真相,几乎遣人前来问罪于自己的压力,将信函不拆封,并南使一并送往成祖军前,事后还是照常安排后勤补给、严守北平以备南军。

成祖查看信函、及询问南使后,才得知真相,不由得叹息:“几杀吾子!”这也可以看出,朱高炽坚韧性格,和行事作风。绝不是庸庸碌碌之人。

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靖难成功,登基成为皇帝,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则不再像之前册立“燕世子”那样无所谓了。皇太子的选择,是将来王朝兴盛还是衰落的关键,如果随意册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乱,刀兵四起。

在成祖看来,三子高燧一是序齿靠后,年纪又尚幼,心性未稳,首先就被排除在外。

长子高炽,就任燕世子多年,谨慎细微、没有特别过失,在靖难中虽然未有战功,但是坚守北平、主持后勤也是井井有条,并具有相当的处理政事能力,是皇太子的当然人选。

而次子高熙,自起兵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作战前线,屡立大功,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甚至多次救自己出险境。可以说没有高熙,自己有没有命当皇帝,还不一定。

但是两人都有缺点:高炽性情宽和、仁爱,甚至可以说儒雅(成祖自己的感觉就是懦弱),得到了绝大多数文臣的拥戴。

而成祖本人,那是和文臣有相当的隔阂的,他自己都知道文臣们心里对自己那是相当的不满。所以他怕自己死后,高炽因为柔弱而受制于朝臣,成为另一个建文帝,那自己辛辛苦苦“靖难”,搞出这么大阵仗,何苦来哉。

同时高炽确实身体不好,腿脚不便,不要说上阵,就是正常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每次见到长子气喘吁吁、半残废的样子,实在是一生都在战场上打滚的成祖所鄙视和厌恶的。

而高熙,战场上勇猛无敌,功勋卓著,英姿勃发的样子,简直就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但是战场下,高熙就是一个半弱智,而且是残暴横行的半弱智。自恃战功,骄纵狂妄,一切以武力说话,不遵循任何王法,除了自己,没人管得住他。同样,除了自己,还有少数几个功臣、勋戚,也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在朝中那是人缘差到了极点。

如果改立高熙为太子,那就是把国家将来交到一个赳赳武夫手里。虽然成祖自己也是赳赳武夫,但他自认为治理国家,还是不比建文帝差,但是高熙就不好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