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秦琼真的和演义中写的那样,只排名第十六位吗?

如题所述

唐初猛将”秦琼秦叔宝在《隋唐演义》里,却仅仅被排在第十六位好汉,也是在吹,不过是往弱了吹!历史上的秦琼,要比演义里厉害得多!李元霸是虚构人物,李世民可没有这么猛的弟弟,而秦琼却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

秦琼(571年-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死后追赠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陪葬昭陵,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位,后与尉迟恭同尊为我国传统门神,被千家万户所熟知。

秦琼家世并不显赫,他老爹只是北齐时一个默默无闻的录事参军,后战死沙场,秦琼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寒无靠的生活。但是,秦琼自小就胸怀大志,以侠义和义气而著称在乡里。秦琼的军旅生涯,始于隋军大将来护儿麾下,曾跟着三征高句丽。秦琼的悍勇,来护儿看在眼里。

秦琼母亲过世,来护儿专门派人前往吊唁。时人不解,秦琼不过是低级士兵,一个军中主将为何如此高看一个大头兵?来护儿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秦琼感动不已,更加死心塌地的报效于他。隋末天下大乱,来护儿安排秦琼加入了隋将张须陀的军队,攻打拥兵十万的贼寇卢明月。

张须陀兵力不足,首战失利,决定派兵奇袭。谁知众将胆怯,皆“低头不语”,唯秦琼和罗士信挺身而出,领千余兵马袭营,敌军惊慌大乱,随后秦琼和张须陀前后夹击卢明月,贼寇一战而溃,十万大军仅逃脱数百人!这样的悍勇,评书演义又能写出几分?

此后,秦琼兜兜转转,最终归降了李唐。见秦琼来降,李渊嘴都快笑歪了!美良川大战,秦琼战败尉迟敬德,李渊专门派使者前去赏赐秦琼,并附带了一封肉麻不已的信,《旧唐书》对此有专门记载:

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爱卿你太猛了,就算你想吃我的肉,我都切下来给你!啧啧!李渊可真会说话!作为一名武将,秦琼的武力值在当时绝对是最巅峰级别的存在。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旧唐书·秦琼传》。

李世民起兵时才十八、九岁,年轻气盛,最瞧不得敌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只要秦琼跟李世民一起出征,如果两军阵有敌将胆敢嚣张,秦琼二话不说,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秦琼面前,谁也不好使!这不是吹,是被记录在《旧唐书》中的,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秦琼还有一个绝技:“飞马植枪”。

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刘餗《隋唐嘉话》

平定王世充时期,秦琼出战无人敢应,秦琼纵马狂奔,把自己的枪猛插到地上,然后回去了,王世充派手下人出去拔枪,竟然十几个人一起都没有拔出来。过了一阵秦琼回来,一只手就拔了出来。后来这支枪成了国家礼器,每次朝廷举行重大典礼的时候,都把它陈列出来。

因此,秦琼才被评为“唐初第一猛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来都是第一,各路猛将都难望其项背!不过,秦琼不仅有超高的武力,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忠义。可能会有朋友质疑,历来“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

秦琼数次易主,凭什么能有忠义之名?

原因其实很简单。

秦琼有个特点,就是忠而勇,不管跟着谁,都尽心尽力,很有职业军人的风范。跟随名将来护儿,获赞“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到了张须陀手下,勇武征战,仅率千人就敢奇袭十万敌军大营!张须陀在荥阳大战瓦岗李密,不幸战死,秦琼投奔裴仁基,没想到裴仁基又投降了李密,秦琼被“捆绑销售”给了李密。

李密与宇文化及的大军激战于黎阳童山,李密为流矢所伤,堕马昏死过去,身边护卫全跑了,唯有秦琼孤身誓死捍卫,李密才获救。而后秦琼又收拾兵力,与宇文化及大军力战,并将其击退。只是此后李密开始骄傲自负,瓦岗军团上下离心离德,逐渐衰落,最终被王世充击溃。

没想到,李密竟然不管兵败被俘的秦琼等人,跑去长安投靠了李渊,秦琼无奈,只得投靠了王世充。王世充大喜,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但秦琼却对王世充的为人颇为不齿,认为此人阴险狡诈,心胸狭隘,“非人主也”。几个月后,秦琼、程知节(程咬金)等人于九曲对阵之时,在两军阵前投奔了李唐。良禽择木而栖,走也走得光明正大!

投奔李渊,秦琼被分配给了李世民,他最后一位老板。秦琼表现出了山东大汉一惯的忠勇,跟随李世民先后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多路义军,为唐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威震山东半边天”,秦琼秦叔宝的“忠义勇武”能在民间流传千年,可不是浪得虚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这个问题可以先从演义说起,隋唐十八条好汉的说法最早来自于清朝如莲居士的古典小说《说唐》。该书作者对书中武将的武力值进行了一个排名,在这个排名中秦琼排在第十六位,但是书中并没有说第十二条好汉到第十五条好汉都是谁。所以后来的说书人为了让这个排名更加合理,便将秦琼的位置提到了第十三位,与尉迟恭并列。

但是通过书中“三鞭换两锏”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演义中的秦琼是明显高于尉迟恭的,特别是在罗成死于淤泥河之后,一直到罗通出世之前,这段时间里,演义中的秦琼基本上是天下第一的水平,即使后期对战北国的大帅左车轮,在年龄太大,气力不佳的状态下也没有露出明显的劣势。所以题目里说演义中秦琼只排在第十六位,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说完了演义中的秦琼再来说说真正历史中的秦琼,其实历史上的秦琼可以说比演义中的秦琼还要厉害一些,尤其是他的单兵作战能力,在初唐时期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每次他跟随李世民出征的时候,李世民最见不得敌军中有人耀武扬威,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人,李世民就会对秦琼说:“过去灭了他。”而秦琼从来没有让李世民失望过,只要李世民下令,他便纵马持枪冲入敌军,直接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旧唐书•秦琼传》: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而秦琼如此勇猛离不开他的坐骑和兵器,在演义当中,秦琼刚出场的时候骑的是王伯当送给他的“黄骠马”,经典情节“秦琼卖马”就是卖的这匹马,但是在汜水关对战尚师徒的时候,这匹马掉落悬崖死掉了,后来尚师徒托孤秦琼的时候将自己的“呼雷豹”送给了秦琼。虽然这时演义中的情节,但很可能这匹马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来的,因为历史上秦琼骑的的确是一匹宝马,名叫“忽雷驳”,这匹马一下能跳过三匹黑毡,并且很通人性,在秦琼死后,这匹“忽雷驳”也绝食而死。

《酉阳杂俎》: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演义中秦琼后期用的枪是尚师徒给的“金砖提颅枪”,之前用的“虎头造金枪”在汜水关大战的时候毁掉了。而历史上秦琼用的枪并没有名字,但也绝非是寻常之物,在征讨洛阳的时候,李世民故意让秦琼在阵前炫耀,秦琼将他的枪插在了两军阵前,王世充派手下的士兵去拔,结果数十人过来尝试都没有成功。秦琼去世后,李世民为了纪念秦琼,每到国家有重大庆典的时候,都会把这杆枪拿出来放在殿前展示。

《隋唐嘉话》:秦武卫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秦琼虽然在凌烟阁上的排名并不靠前,但是他的职位并不算低,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朝廷上的官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让他的心腹陆续担任重要职位,其中掌握军权的主要就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三位。

《资治通鉴》:以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

既然提到了玄武门之变就再多说一句,秦琼是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这一点在《旧唐书》的太宗本纪和秦叔宝本传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旧唐书》: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而他在玄武门之变中主要是负责“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由于各自任务的不同,秦琼在这次行动中的功劳没有尉迟敬德他们那样明显,所以他在后期的凌烟阁上的排名比较靠后。

总上所说,历史上的秦琼其实比演义中的秦琼要更强悍一些。

第2个回答  2021-02-28

乱世一般容易出英雄,隋唐也不例外。在隋唐风云变幻之际,涌现了一大批的谋臣和武将,秦叔宝就是那个时期比较有光环的英雄之一。

在《说唐》所演绎的隋唐十八位有名的英雄人物中,秦叔宝只勉强入围,名列倒数第三。在排得上号的隋唐十八英雄里,武力值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阶梯共三人,李元霸、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和三公子裴元庆,他们三个的武力值碾压后面的十五位,如果对垒基本上三招之内毙命,其中排名第六的伍天锡就是因为杀了李元霸的开路将梁师泰,三个回合死于李元霸之手,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此三人中李元霸又碾压其余二人。

第二阶梯共五人,柴面将军熊阔海、南阳候伍云召、沱罗寨寨主伍天锡、玉面寒枪俏罗成、靠山王杨林。此五人基本上都是十项全能人物,武力值不及李元霸等三人,只因那三人基本上都是天生神力,而他们五人基本上可以吊打其余十人。举例为证:扬州夺魁大会上,突厥大将铁木金,使一条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两枪即剌死铁木金,如果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伯当一回合之内基本上可毙命,与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程咬金诸将也等同。

第三阶梯共十人,分别是花刀将魏文通、四宝将尚师徒、八马将新文礼、双枪将丁彦平、平南王韩擒虎、昌平王邱瑞、李元霸开路将梁师泰、兵马大元帅秦叔宝、大将尉迟恭、赤发灵官单雄信。此十人武力值基本上碾压其余的寻常武将,但是比之前八人基本上又次一个等级。

武力值并不高的秦琼在当时却颇有忠义之名,被称之为山东小孟尝。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门下食客三千,颇有义名。秦琼在说书人的口中称其为有名的朋友八百,没名的朋友不计其数,可见秦琼人缘较好,且能当得上忠义二字。在其干捕头的时候,连土匪山贼都感其义气,秦琼也不论贵贱,慷慨相交。其为人处世,可见一斑。

秦琼一生三易其主,最先效力于张须陀,征讨义军李密,兵败便投靠了大魏瓦岗的李密,后因李密目光短浅无大志,又败于洛阳王世充,秦琼不得不投靠王世充,因不满王世充的为人,便率众最后投靠了大唐。此后追随李世民鞍前马后,成为大唐的开国功臣,大概是因为其没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才排在了凌烟阁倒数第一的功臣吧!

为什么秦叔宝也数度易主,却没有人评价其为三姓家奴?因为在那个乱世,良禽择木而栖本就是一个为大家所共识的就业法则,何况秦琼改换门庭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因其主或无能或昏庸。而其自身并无见利忘义或者为大家所不齿的行为,所以大家都不会对一个内心清明的人乱泼脏水。吕布为何被叫做三姓家奴,那是因为其本主原本无错于他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反害其主。

或许是秦琼太在乎忠义之名了,所以在玄武门这件兄弟相残的不义之举行动中,秦叔宝才不会去参与吧。许多人说自古无情帝王家,我若不杀你,那你就会杀了我,所以先下手为强吧那就!可是历史毕竟是历史,到底当时是怎么一个情况,我们谁都无法得知,只要秉持忠义,保持内心清明,不论历史如何反复,忠义之人终都是被褒扬的对象。这或许是秦琼在综合能力并不突出的隋唐英雄里能占得一席,且历史光环胜于他人的原因吧。

第3个回答  2021-01-30

《隋唐演义》里面,秦琼是以孝义和忠厚得到天下英雄的敬重,而他的武功则被定格在了第十六名,这严重低估了秦琼的武力实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正史中秦琼武力究竟有多么厉害。

说到有关秦琼的正史,那得说是《资治通鉴》和新旧《唐书》了。《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籍,优势在于脉络清晰。如果要是讲述一个人的传记的话,那新旧《唐书》就要比《资治通鉴》记载的更加翔实。这两部《唐书》都被收录到二十四史当中,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旧唐书》的可靠程度,要优于《新唐书》,咱们今天就看看《旧唐书》是如何讲秦琼,评价秦琼的。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

从这段文字中就能看出秦琼的勇猛,想想看万马军中,持长枪,疾驰突阵,如入无人之境,刺敌将于马下,这是何等的威风煞气!而且这事还不是干了一次两次,而是经常干!这份武力,就算比上《三国演义》万马军中斩颜良的关羽,百万军中七进七出的赵云,也不遑多让,怎么可能排在第十六名!


秦琼在早年跟随大将张须陀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攻打卢明月。张须陀想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就进行偷袭。要知道当时那可是十几万敌军啊。所有大将都不敢去,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评书里罗成的原型)慨然应允,然后率了一千人马,夜袭敌军。只杀的十几万敌军丢盔弃甲,秦琼二人乘势纵火,张须陀引大军掩杀,直接打败了卢明月。


这样的英雄豪杰,评书演义又能写出几分?历史上真正的秦琼的勇猛,要远远超过演义评书。正史中的秦琼,最初是来护儿帐下小军官,来护儿十分尊重他,并一再表示,秦琼将来的功绩,要远超自己!说的真对,看来这个来护儿做将军亏了,应该改行去算卦。秦琼后来又追随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最后来归降了唐高祖李渊。这也难怪,正值乱世,大家都在互相选择,万幸的是最终他们都选择对了,李渊选对了秦琼,秦琼也选对了李渊。


得到秦琼的李渊大喜万分,《旧唐书》这样记载:

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

李渊一直十分器重秦琼,秦琼也十分对得起这份器重,收服尉迟恭,平灭窦建德,扫平宋金刚,这些在兴唐灭隋之际所发生的大战,其中都有秦琼斩将夺旗,奋勇冲杀的身影!

老年的秦琼曾经对人这样说:

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这真是百战将军的赤诚之言,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秦琼的付出,当然,秦琼的付出也没有白费,后来被封为胡国公,徐州都督。死后陪葬昭陵。就是和李世民埋在一起,这在封建社会,那可是殊荣!

贞观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绘画图形于凌烟阁。这是当时武人得到的最好待遇!

所以说,历史上真正的秦琼,可比评书演义中的秦琼厉害多了。远远不应该只排在第十六名!

第4个回答  2021-03-03

英雄豪杰,评书演义又能写出几分?历史上真正的秦琼的勇猛,要远远超过演义评书。正史中的秦琼,最初是来护儿帐下小军官,来护儿十分尊重他,并一再表示,秦琼将来的功绩,要远超自己!说的真对,看来这个来护儿做将军亏了,应该改行去算卦。秦琼后来又追随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最后来归降了唐高祖李渊。这也难怪,正值乱世,大家都在互相选择,万幸的是最终他们都选择对了,李渊选对了秦琼,秦琼也选对了李渊。

得到秦琼的李渊大喜万分,《旧唐书》这样记载: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

李渊一直十分器重秦琼,秦琼也十分对得起这份器重,收服尉迟恭,平灭窦建德,扫平宋金刚,这些在兴唐灭隋之际所发生的大战,其中都有秦琼斩将夺旗,奋勇冲杀的身影!

老年的秦琼曾经对人这样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这真是百战将军的赤诚之言,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秦琼的付出,当然,秦琼的付出也没有白费,后来被封为胡国公,徐州都督。死后陪葬昭陵。就是和李世民埋在一起,这在封建社会,那可是殊荣!

《隋唐演义》里面,秦琼是以孝义和忠厚得到天下英雄的敬重,而他的武功则被定格在了第十六名,这严重低估了秦琼的武力实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正史中秦琼武力究竟有多么厉害。

说到有关秦琼的正史,那得说是《资治通鉴》和新旧《唐书》了。《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籍,优势在于脉络清晰。如果要是讲述一个人的传记的话,那新旧《唐书》就要比《资治通鉴》记载的更加翔实。这两部《唐书》都被收录到二十四史当中,但是大家普遍认为,《旧唐书》的可靠程度,要优于《新唐书》,咱们今天就看看《旧唐书》是如何讲秦琼,评价秦琼的。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

从这段文字中就能看出秦琼的勇猛,想想看万马军中,持长枪,疾驰突阵,如入无人之境,刺敌将于马下,这是何等的威风煞气!而且这事还不是干了一次两次,而是经常干!这份武力,就算比上《三国演义》万马军中斩颜良的关羽,百万军中七进七出的赵云,也不遑多让,怎么可能排在第十六名!

秦琼在早年跟随大将张须陀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攻打卢明月。张须陀想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就进行偷袭。要知道当时那可是十几万敌军啊。所有大将都不敢去,只有秦琼和罗士信慨然应允,然后率了一千人马,夜袭敌军。只杀的十几万敌军丢盔弃甲,秦琼二人乘势纵火,张须陀引大军掩杀,直接打败了卢明月。

这样的英雄豪杰,评书演义又能写出几分?历史上真正的秦琼的勇猛,要远远超过演义评书。正史中的秦琼,最初是来护儿帐下小军官,来护儿十分尊重他,并一再表示,秦琼将来的功绩,要远超自己!说的真对,看来这个来护儿做将军亏了,应该改行去算卦。

秦琼后来又追随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最后来归降了唐高祖李渊。这也难怪,正值乱世,大家都在互相选择,万幸的是最终他们都选择对了,李渊选对了秦琼,秦琼也选对了李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