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信任的事例

如题所述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典型故事,应该来自于三国,最出色的表现者是刘备,他“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从不怀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刘、关、张、赵、诸葛几乎一起谱写了天下亘古传奇。因而,刘备的家业号称是亲情凝聚的典范。 关羽,可以放弃一切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苦难回到刘备的穷困旗下;张飞,可以腥风血雨先打下一块小地盘,等着刘备来做主当家;赵云,可以冒生命危险,抢救刘备的儿子,维护刘备的家人完整;诸葛亮,受刘备临终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管理的基石就是信任感重于亲族。追问

还有吗,之前看过这个

追答

1、屈原不被信任,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精彩语句:你忠,我不信你又怎样;你贞,我不认你又如何,终而沉尸汨罗,泪洒大江!
2、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掉诸侯信任,终于失国
精彩语句:什么十里江山啊,什么国家安定啊,你都不要!你只要那妃子的哑然一下,你要那一笑倾人国,二笑倾人城!于是,于烽烟中,你看不见战事的危机,看不见飞展的红旗,只有那笑、那妖娆,是你的想要!

正面:1、徐茂公信任李世民皇帝的应梦贤臣薛仁贵,使得他得以用整个唐军的进退为赌注,用龙门阵打破渤辽十万大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9
这类很多,但凡能成大事者,无不需要这点。举一个历史上很著名的例子。王翦在攻打楚国时,却不断的派出使者向秦始皇讨要奖赏。王翦知道君王对于自己的信任关乎这场战争的成败,乐毅伐齐,李牧被离间的例子就是失去君王信任的反例。
刘邦在启用韩信时,仅仅听了萧何的一番话就直接封台拜其为大将,这可以反映出刘邦对萧何的信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