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对身体有害处吗,还有捐献骨髓是从骨头里抽吗

如题所述

捐血要抽血,捐肾要把肾脏从体内取出来,那么,捐骨髓是不是要把骨髓从骨头里抽出来?
有一个男生问,他妹妹得了白血病,医生说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亲人之间配型吻合概率比较大。他很想骨髓帮助妹妹,但是又很害怕捐献骨髓,怎么办?
其实骨髓捐献没那么可怕,很多人对捐骨髓心存恐惧感,是因为他们对目前的骨髓捐献方法有所误解。在他们心目中,骨髓捐献是这样子的:捐献者事先要进行麻醉,医生用针筒从髂骨的髂后上棘进针,抽取髂骨里的骨髓,
这种方法创伤性比较强,令人“看着都觉得痛”,事实上,二十多年前医学上的确用的是这种抽取骨髓的方法,然而,目前我国中华骨髓库采用的方法是从外周血抽取造血干细胞,不需要再从骨头缝隙里抽骨髓。
什么是外周血?
外周血一般是指除骨髓以外的血管里的血液,其实就是我们去医院体检做血常规、查肝功能或血糖血脂时抽的静脉血。
什么又是造血干细胞呢?
其实患者真正需要的不是骨髓,而是骨髓里面的造血干细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血细胞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作用是清除外来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
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就像社会上警察、司机、医生等不同职业,对社会有不同的贡献,而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的“祖先”,它可以分化为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就像学校里的小学生,将来有发展为不同职业的潜力,一个小学生长大后,可能是一个警察,也可能是一个搞运输的司机,或者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造血干细胞就好比一个有无限分化潜能的小学生。
患者为什么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呢?
因为患者身上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烂”透了,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好比社会上全部都是坏人,这时应该怎么办?
不破不立,推倒重建!
把原来所有无可救药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通通都不要了,全部清除,引进健康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然而这些健康的全新的造血干细胞再分化发展出来健康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患者就有救了。整个过程好比把所有坏人清除,再引进健康的小学生,让这些小学生成长为社会上需要的警察、司机、医生等,让社会重新焕发生机。
那么目前医学捐献骨髓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捐献骨髓”这种说法已经过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不仅仅在骨髓里有,人体外周静脉血也有造血干细胞,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说法更准确。目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和献血类似,从肘静脉进针,收集静脉血里的造血干细胞即可
只要捐献者符合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要求,如果有患者的HLA配型和捐献者匹配,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会通知捐献者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之前,捐献者需要到采集医院接受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需要注射4~6天,每天1~2次。这种动员剂是国际通用的成熟而安全的药物,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它的作用是“引蛇出洞”,促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提高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含量,以利于后续的采集。
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第五天,捐献者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血时一样,在捐献者手臂肘静脉穿刺,然后通过机器对血管里的血液进行实时分离,从中提取外周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与捐献机采血小板一样,只是处理分离的血量更多一些,时间更长一些(全程3~5小时)。每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0~200ml左右,根据情况采集1~2次即可。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捐献一个治疗量(200亳升)的浓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只占体内骨髓总量的1/80至1/20,不会影响自身正常的生理功能。
目前,我国有上百万的白血病患者,并且以每年7万例的速度增加,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每年有5万白血病患者去世。只要多一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待移植的患者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需要抽取骨骼里面的骨髓,整个过程其实和献血差不多,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多一些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真实情况,也许有更多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06
献血对身体没有伤害的,血细胞本来就是不断代谢的。适度献血也能刺激造血能力,有一定好处。
捐献骨髓目前是采用外周血采集的方法就是从胳膊上采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过程中痛苦有2,1是注射动员剂时有感冒症状,2是采集需要最多2次每次3小时不能活动有什么麻木感,对身体没有伤害还影响,捐献后就这正常生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06
个体差异,有的人适合鲜血!!骨髓来自骨头中心。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