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为何屡屡发生宫廷政变?是什么原因引起?

如题所述

唐朝初年屡屡发生宫变,主要是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也就不会有大唐的贞观之治,但也给唐帝国造成了一个假象,那就是帝位得靠政变谋得。要说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估计就是对权力的渴望吧。

玄武门之变

要说李世民,绝对是一个有为君主,上得了战场杀敌,做得了朝堂统御下臣,而且还有容人之度,就算魏延将唾沫星子都喷到李世民的脸上,李世民还能待他如一,就跟初恋差不多了。可这么一位爱民如子又颇有功绩的帝王,他却是通过政变上位的,而且是弑兄夺位,又软禁君父。按照古代的道德标准,李世民拉出去砍十次头,都不洗刷不掉他身上的罪过。

其实也不能全怪李世民,毕竟唐帝国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仅仅因为他是次子,就失去了帝位继承权,而且他手下有一群当年陪着他打江山的小伙伴,人家都等着李世民上位后,可以光宗耀祖成为唐帝国核心的上层阶级,结果李世民连个储君都当不上,这眼看到手的富贵荣耀,就要鸡飞蛋打,李世民身后的小伙伴们也不愿意呀。于是有了玄武门之变,历史上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起因,过程以及发动者都有存疑处,不过按照李世民上台后的说法,这玄武门之变,他是被迫自保,就是自保过程失当,才会有了弑兄杀弟之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管事实如何,唐朝这么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李世民都是这么上位的,可想而知后世帝王的心中该怎么想。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父不父的,还有什么亲情可言,而且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隐约中就在告诉后世子孙,想上位就拿实力来政变,杀得了兄弟,斗得了君父的才是一代英主。当然后面想要政变上位的帝王不一定都有李世民的能力与作为,但李世民这个榜样在这,看着就让后面的皇室子孙磨刀霍霍。因此宫变是皇子们夺权的最有效手段,正是李世民开的头把唐帝国的风向给带歪了。

因为一场政变上位的贤君,一个集合了阴谋夺权又开创伟业的故事,怎么能不让唐帝国的皇子们遐想翩翩,于是唐朝初期就屡屡发生宫廷政变。要是李世民不想上位,他安心做个贤王,也许太子李建成上位后在李世民的辅佐下,也能开创盛世,当然前提是李建成能容得下李世民。要是这样唐帝国的后嗣子孙也就不会效仿,没事就来个宫变夺权,说到底都是权力给闹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2
因为唐朝李世民就是把兄弟都杀了,父亲软禁起来这样夺的权。近似开国皇帝都是这样做的,其他手下不是也就上行下效争相模仿,所以总有宫廷政变,就跟赵匡胤陈桥兵变后被自己弟弟弄死一样。
第2个回答  2020-08-22
唐朝的宫廷内外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搞政变,始作俑者为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的武功远高于其身为太子的哥哥李建成,自己常年征战,却只能屈居为臣,这让李世民很不甘心。于是,在一帮谋臣良将的拥戴下,悍然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一举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的势力荡平。
第3个回答  2020-08-28
因为唐朝初年的政局是非常不稳定的,所以才会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还是因为权力引起的。
第4个回答  2020-08-28
因为都想当帝王,所以政变很多,主要原因是李世民给他们做了一个榜样,但他们知道了帝王之位是可以争取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