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的行政区划

如题所述

民国二十年(1931年),沾化县六区辖1个镇、9个乡(义和镇、蒲台乡、仁爱乡、王集乡、瑞丰乡、大英乡、郭王乡、裕丰乡、新丰乡、仁合乡),38个村。
1952年4月,沾化县八区辖13个乡:义和乡、小河乡、河东乡、同和乡、大牟乡、刘坨乡、兴和乡、仁合(韩)乡、河北乡、民生乡、李坨乡、新建乡、劝学乡。
1963年2月公社改区,原属下河公社的大牟里、草场、六顷、薄家等村划入义和区,义和区辖8个小公社:义和公社、刘坨公社、小河公社、四扣公社、大牟公社、劝学公社、仁韩公社、大山公社。
1965年8月,撤销劝学公社,所辖9个大队30个生产队划归四扣公社。
1968年恢复义和人民公社,各小公社撤销。
1984年,各大队改为行政村,义和镇成立时辖46个行政村。 义和镇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高度由内地向沿海平缓下降,自然比降1/10000,海拔一般在5.7米,最高海拔7.8米(义和庄南部宝三一村一带),最低海拔3.8米(后夹村一带)。境内地表受黄河尾闾不断改道、冲刷、淤积、层叠影响,形成了典型的黄河三角洲地貌。 地貌类型面积
(万亩) 占总面
积比例 分布范围形成原因缓岗凸显地1.899.67%镇域西南部的五一、薄家、宝三一等地 黄河改道时泥沙淤积而成河滩高地3.12 15.93%河王、同和、南北太平向东至王庄二干两侧黄河流路主道积淀而成浅平洼地9.45 48.25%缓岗区之间,黄河尾闾故道及沾利河两侧黄泛区静水沉降而形成微斜平地5.1326.18%全境黄河水漫流沉积而成 义和镇地处黄河三角洲,境内河渠纵横,库塘密布,境内年均地表径流量约752.26万立方米,其中农业区域地面径流量328.39万立方米。主要排涝河道有沾利河、郭河、王集干沟、六义干沟、六支排等。沾利河境内长19公里,排涝流量6~89立方米/秒,承担全镇70%的排水量;郭河是自然河道,为草桥沟支流,全长18.5公里;王集干沟是自然河道改造而成的引排双用干渠,最大排水能力38.52立方米/秒。义和镇属王庄引黄灌区,灌溉水系呈“二纵一横”形态分布,其中王庄二干渠一分干引水流量10立方米/秒,王庄二干渠二、三分干为5立方米/秒。全镇共有水库86座,其中最大的王集水库面积1.54平方公里,设计水深4米,实际库容560万立方米;有小二型水库12座,实际库容7~18万立方米不等。有村级蓄水坑塘46处。
境内地下水埋深2—5米,主要为咸水,仅在西黄河故道部分区段有少量浅层地下淡水。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与地面坡降一致。 义和镇境内绝大部分土壤由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因地处沿海,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且气候较干旱,土壤盐碱化较重。20世纪50年代前,境内重盐碱地占30%以上,轻度盐碱地占10%。经过几十年土壤改良,土壤盐化程度得以改观。至21世纪初,全镇土壤盐化面积8.6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65.83%;含盐量小于0.1%的非盐化土面积0.65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96%,主要分布于大英、东韩至沾利河东侧一带。 义和镇盐化土壤分布表土壤盐化
程度分类 含盐量面积
(万亩) 占可利用
面积比例 分布范围轻盐化土0.1%~0.2%1.3110.01%五一、宝一、大山、七顷、寿光、小围子、六顷五一带 中盐化土0.2%~0.4%1.21 9.25%大牟、博兴、北大屋子、同和一带重盐化土0.4%~0.8%2.02 15.46%草场、前夹、薄家村一带盐土0.8%~2.0%3.4226.15%沾利河两侧与东水源邻接一带境内土体构型以砂质为主,土壤类型有潮土土类、潮土亚类、盐化潮土亚类、盐土土类4种,其中盐化潮土亚类为主要耕作土壤,面积9.16万亩,占总面积的57.21%,主要分布于南起梁家以东,北至义胜、大英一带的沾利河两侧。 义和镇境内自然植被以滨海盐生植被为主,按土壤含盐量分成不同植物群落。黄须菜群丛分布于滨海盐土区,以黄须菜为主,伴生柽柳、二色补血草、灰绿碱蓬、滨藜等;柽柳—黄须群丛分布于地面高程1.7~1.9米常受海潮侵袭的滨海滩地中,含盐量1.5%的土壤中的群丛覆盖度约60%; 马绊草群丛分布于黄须菜群丛近陆侧、中度盐化盐土和重度盐化潮土区,以马绊草为主,伴生二色补血草、芦草、羊角菜等;一年生禾本科群丛主要分布于黄河新淤地,多生长狗尾草、稗草、曲曲菜、草木樨、野大豆等,植株高0.5~1米,覆盖度75%~90%;白茅—芦苇群丛生长于土壤含盐量0.5%的地带,不耐盐的草甸植物相伴白茅而生,覆盖度90%以上。
义和镇属于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的黄淮海河平原栽培植被区。境内栽植的人工植被中,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低洼盐碱农田中有蓖麻、向日葵、苜蓿等;造林绿化植被主要有杨树、柳树、刺槐、白蜡等。 截至2013年,义和镇森林覆盖率为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