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个边缘海,由南向北依次是什么海

如题所述

我国四个边缘海,由南向北依次是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海域毗邻中国大陆边缘及台湾岛的海洋有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渤海则是伸入中国大陆的内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东西横跨经度32度,南北纵越纬度44度。另外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等三大海峡。

扩展资料: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领海由一个内海渤海和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海域里的主要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平潭岛、东海岛、东山岛、金门岛、玉环岛、厦门岛、上川岛、洞头岛、钓鱼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澎湖列岛等群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30
黄海   中国的主要河流,如淮河、碧流河、鸭绿江及朝鲜半岛的汉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注入黄海,因河水携带泥沙过多,使近海水呈黄色而得名.   在黄海南部,东起韩国济州岛,西至中国长江口一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在黄海北部,中国威海与大连连线为黄海与中国渤海的分界线.主要海湾有西朝鲜湾和中国的海洲湾、胶洲湾.并由济州海峡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经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黄海东部和西部岸线曲折、岛屿众多. 山东半岛为港湾式沙质海岸,江苏北部沿岸则为粉砂淤泥质海岸.主要岛屿有长山列岛以及朝鲜半岛西岸的一些岛.   中国山东半岛深入黄海之中,其顶端成山角与朝鲜半岛长山串之间的连线,将黄海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黄海是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域,海域面积约为8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岛西南侧,为86米.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北的椭圆形半封闭海域,称南黄海,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千米,南黄海的平均水深为45.3米,最大水深在济州岛北侧,为140米.黄海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4米.黄海的水温年变化小于渤海,为15℃--24℃,黄海海水的盐度也比较低,为32‰.一般说来,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黄海渔场名闻遐迩.中国、朝鲜、韩国及日本的拖网渔船均来此开发丰富的水底鱼类资源.黄海上的中国重要港口城市有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南通等.还有韩国的仁川及朝鲜的南浦.   北黄海(指海州湾以北)中央略偏东处,有一狭长的水下洼地(亦称黄海槽),自济州岛伸向渤海海峡,深度自南向北逐渐变浅.洼地东面地势较陡,西面较平缓.北部从鸭绿江口到大同江口之间的海底,分布着大片呈东北走向的潮流脊,构成黄海北部海底地貌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是由于此处潮差大、潮流急,致使海底沙滩在潮流冲刷下形成与潮流平行的“潮流脊”.在北纬38°以南的黄海两侧,还分布有宽广的水下阶地.西侧比较完整,东侧受到切割,分布的深度不一致.黄海南部的海底发育着大型潮流脊群.它们是在古黄河——古长江复合三角洲的基础上,经潮流的长期冲刷塑造而成的.苏北沿岸潮流脊群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由70多个大小沙体组成,并以弶港为顶端向外呈辐射状分布.南部有一系列小岩礁,如苏岩礁、鸭礁、虎皮礁等. 地质   表层沉积物为陆源碎屑物,局部地区有残留沉积.自岸向海沉积物由粗到细呈带状分布.沿岸区以细砂为主 ,间有砾石等粗碎屑物质.东部海底沉积物主要来自朝鲜半岛,西部系黄河和长江的早期输入物.中部深水区是泥质为主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输入的物质.粗、细沉积物之间有宽窄不等的粉砂质沉积.   黄海基底由前寒武系变质岩系组成.北部属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隆起带,在第三纪时基本上处于隆起背景.南黄海在新生代时经受了大规模的断陷,接受了巨厚的沉积.海域内的主体构造走向为北北东,由大致平行相间排列的隆起带与拗陷带(盆地)组成.胶辽隆起带和南黄海——苏北拗陷带构成了黄海的海底构造骨架,其东南缘经浙闽隆起带延伸入东海.这些隆起和拗陷带成为黄海陆架发育的基础和边界条件.晚近地质时期以来,黄河、长江带来丰富的泥砂填没了构造拗陷、水下谷地、构造隆起和水下丘岭,从而形成了现在宽广、平坦的大陆架.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期更迭交替、海面频繁升降,使大陆架多次成陆,又多次受到海侵.最后一次海侵是在距今2~1.5万年间开始的.距今6000年左右,海面才上升到接近现在的位置. 气候   受季风影响,黄海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温暖潮湿.10月至翌年3月,盛行偏北风,北部多为西北风,平均风速为6~7米/秒;南部多北风,平均风速为8~9米/秒. 常有冷空气或寒潮入侵、强冷空气能使黄海沿岸气温下降10~15℃.4月为季风交替季节,风向不稳定.5月,偏南季风开始出现.6~8月,盛行南到东南风,平均风速5~6米/秒.常受来自东海北上的台风侵袭,大风主要随台风而产生.黄海海区6级(10.8~13.8米/秒)以上的大风,四季都有出现,但以冬季强度大,春季次数多.大风区多位于渤海海峡至山东半岛顶端成山角一带、千里岩和济州岛等附近海域.   黄海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2~6℃,南北温差达8℃;8 月最高,平均气温全海区25~27℃.年平均降水量南部约1000毫米,北部为500毫米;6~8月为雨季,降水量可占全年的一半.冬、春季和夏初,沿岸多海雾,尤以7月最多.黄海西部成山角至小麦岛,北部大鹿岛到大连,东部从鸭绿江口、江华湾到济州岛附近沿岸海域为多雾区.其中成山角年均雾日为83天,最多一年达96天,最长连续雾日有长达27天的记录,有“雾窟”之称. 水文   环流    从整体来看,黄海海流微弱,流速通常只有最大潮流速度的十分之一左右.表层流受风力制约,具有风海流性质.在盛行偏北风季节,多偏南流;在盛行偏南风季节,多偏北流.黄海环流主要由黄海暖流(及其余脉)和黄海沿岸流所组成(见东海中图3).黄海暖流是对马暖流在济州岛西南方伸入黄海的一个分支(有人称为“对马暖流西分支”),它大致沿黄海槽向北流动,平均流速约10厘米/秒(在源地也不超过25厘米/秒).它是黄海外海水的主要来源,具有高盐(冬季兼有高温)特征,但在北上途中逐渐变性.当它进入黄海北部时已成为余脉,再向西转折,经老铁山水道进入渤海时,势力已相当微弱.   黄海沿岸流是黄海沿岸流系(包括西朝鲜沿岸流、辽南沿岸流、苏北近岸局部性沿岸流等)中的一支,是低盐(冬季兼低温)水流,水色混浊,流速小于25厘米/秒.它上接渤海沿岸流,沿山东半岛北岸东流,在成山角附近转向南或西南流,绕过成山角后大致沿40~50米等深线的走向南下,在长江口北(约北纬32°~33°附近)转向东南,越过长江浅滩侵入东海,其前锋有时可达北纬30°附近.这支沿岸流在山东半岛北岸一带流幅较宽,夏季最宽时可达50余公里.在成山角一带,流幅变窄,流速增大,越过成山角后流速剧减,而自海州湾往南,流速又渐增,至北纬34°附近,增至25厘米/秒左右.黄海沿岸流流速最大区在山东半岛北岸、成山角外和大沙渔场附近.   黄海暖流和黄海沿岸流的基本流向终年比较稳定,流速皆有夏弱冬强的变化.黄海暖流及其余脉北上,而黄海沿岸流南下,形成气旋式的流动.夏季,特别是在北黄海,此气旋式的流动因黄海冷水团密度环流的出现而趋于封闭.与此同时,黄海环流的流速也得到加强.   水团   沿岸水团、黄海中央水团和南黄海高盐水团是黄海最基本的3类水团.黄海沿岸水系指黄海沿岸约20~3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入海江河淡水与海水混合,形成的辽南沿岸水、鲁北沿岸水、苏北沿岸水和西朝鲜沿岸水.这些沿岸水的共同特征是:盐度终年较低(大多数低于32.0‰)、海水混浊,透明度小,温、盐度的季节变化大,水团的水平范围夏大而冬小,但厚度是夏浅而冬深.   黄海中央水团分布在黄海中央水下洼地区域,其南端可进入东海.它是由进入大陆架浅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后,在当地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混合水团.冬半年(11月至翌年3月),水团呈垂直均匀状态,温度约为3~10℃,盐度约为32.0~34.0.夏半年(4~10月),由于增温降盐作用,黄海中央水团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高温(25~28℃)、低盐(31.0~32.0‰)水,厚度约为15~35米;下层为低温(6~12℃)、高盐(31.6~33.0‰)水,称为“黄海底层冷水”(习惯上称为“黄海冷水团”).两者之间出现明显的跃层.   黄海冷水团是一个温差大、盐差小,而以低温为其主要特征的水体.这一冷水实际上是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的黄海中央水团.它在增温季节,相对于变性剧烈的上层水和周围的沿岸水,才显现为冷水.12月至翌年3月为冷水团温盐特性的更新形成期;4~6月为冷水团的成长期;7~8月为强盛期;9~11月为冷水团向冬季更新过渡的消衰期.黄海冷水团以成山角至长山串连线为界,被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南黄海冷水团与北黄海冷水团相比,温盐度均略高.相应地黄海冷水团有南、北两个冷中心.北黄海冷水团中心位置较稳定,约位于北黄海中部偏西,水深大于50米范围内,最低温度值变化范围为4.6~9.3℃.南黄海冷中心位置变化较大,大致位于北纬35°30′~36°45′、东经124°以西区域;最低温度值变化范围为6.0~9.0℃.黄海冷水团所盘踞的区域,特别是其边缘部分,夏季形成气旋式密度环流.环流速度自冷中心向外逐渐增大,最大值约为 20~30厘米/秒 ,出现在冷水团的外缘等温线密集之处.   南黄海高盐水,也称黄海暖流水,位于黄海东南部,是伸入黄海的对马暖流高盐水与黄海中央水团混合形成的.冬季,呈现为高温高盐特征.夏季,由于层化和上层中央水的扩展,上层消失,下层仍然位于黄海的东南部,保持着冬季的特征.   温度和盐度   黄海的温度和盐度地区差异显著,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陆缘海特性.由南向北,由海区中央向近岸,温度和盐度都几乎均匀地降低.海区东南部,表层年平均温度为17℃,盐度通常大于32.0;北部鸭绿江口,表层年平均温度小于12℃,盐度一般小于28.0‰,为全海区盐度最低的区域.冬季,随着黄海暖流势力加强,高温高盐水舌一直伸入黄海北部,温度和盐度水平梯度较大,近岸区域温度和盐度较低(温度 0~5℃,盐度31.0~33.0‰),中部较高(温度4~10℃,盐度32.0~34.0‰),济州岛附近最高(温度10~15℃,盐度>34.0‰).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从上到下均匀一致.夏季,上层水的温度升至最高,全区盐度普遍降低.表层水温南部略高于北部;近岸区域,如济州岛 -木浦、仁川、成山角和江苏北部沿岸多出现孤立的弱低温区(23~26℃).表层盐度,中部约为31.0‰,鸭绿江口和长江口外形成低盐(盐度值分别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