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应对网络流行语

如题所述

随着电脑网络“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种新型的用语形式――网络流行用语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在网上网下都影响到青少年的语言行为习惯。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严加禁止,还是听之任之?正确的做法是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用语,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语文的学习。
一、认识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交际时网民们普遍使用的特定的广为传播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别于人们传统意义上日常交流的语句,是网民们在网上聊天时为了快捷方便,为了求异创新等目的而创造的新语句。有的是利用汉字或数字、外文的谐音、词汇或拼音首字母的缩写等方法造出的网络新词汇,有的是网民们为了更形象地表达自己感情而使用的一些抽象符号,有的是一些新闻事件或一些新闻人物说的话被网民们频繁转播,表达他们对某些事的态度。
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逐渐普及的网络则为个性张扬提供了平台。青少年少了外在的束缚,任由自己在网上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求新求异,新词新意层出不穷。同时幽默风趣的网络流行语也为生活在日益繁重的学习或工作压力下的人们带来了快乐,舒缓着他们紧绷的神经,放松着他们焦虑的心情。
二、引导使用网络流行语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鲁迅先生学习,对网络流行语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时代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语文则是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网络语文不可避免的“外溢”到现实生活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人们说话及行文方式,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对语文教学产生着重大影响。
1、肯定网络流行语个性创新、简便形象的特点,赞扬那些喜欢写网络日志的同学并鼓励其他同学多去写写网络日志,由此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师的“说教”逐渐放下戒备心理。而后向学生说明,在注重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顾及共性即你所写的东西能够被所有看到的人看得懂。因为有很多的拼音首字母的缩写或汉语词汇的缩略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写的人与看的人会因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而网络流行语都有其产生的固定背景。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文的时候应小心使用网络流行语,并且让他们明白,使用一两个恰当的网络流行语也许可以使作文增色,若使用多了便滥了、不成文了。
2、肯定学生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用网络流行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如进场说的灰溜溜体――灰溜溜地去默写了,默得一塌糊涂又灰溜溜地回来了。但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传统汉语的魅力,介绍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给学生,不是泛泛而说怎么怎么好,而是直接选取其中的语句交给学生来体会其中的“味道”,可以选取钱钟书的《围城》里那些绝妙的比喻,还可将鲁迅文章里那些幽默、犀利又不乏道理的用词拣取出来,也可将受学生欢迎的青少年作家如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优秀作品里的优美的语句拿来,让学生自己品味、体会。继而引导学生,无论是传统汉语言还是新时期青春偶像作家的语言还是网络流行语,都离不开语言学中最根本的语法点――字、词、句,以及将这些字词句绝妙组合的诸如比喻、拟人、通感、飞白等修辞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学着在作文中使用这些修辞手法,鼓励他们向网络流行语学习,创新语言,形成风格。
现如今,网络的四通八达使得网络流行语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使得他们跟风追风,一时之风后便丢弃了,因而教师对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要采取正确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打压。要看到不少学生网络日志里妙语连珠,下笔如神助,而作文里却是干豆腐一块,空话套话一堆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在作文里敢于“我手写我心”;也要看到那些粗鄙的、低俗的网络流行语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不能登大雅之堂,进而杜绝在作文里使用。
3、肯定网络流行语传播语言文字和运用知识的功能,在社会转型因素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眼下我国正进入汉语创造力空前爆发、全民参与‘造词造句’的语言狂欢阶段,但是许多潮词潮语可能都是昙花一现、过眼浮云。中学生心智处于成长时期,过分的“暴露”在网络流行语氛围下,将会影响其日常的遣词造句,导致中学生丧失对规范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规范语文的使用能力。例如与“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流行语相对应的还有“淘宝体”(以“亲”开头以“哦”结尾,起源于购物平台淘宝网)和“咆哮体”(带许多感叹号的字、词或者句子,多以“有木有”结尾)以及各种网络文体的流行。如果中学生过分接受这些语句,将会极大影响其实用规范语文的能力。
三、避免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
资源丰富的网络,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众多消极影响。中学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知识的重要功能,还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这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有疑问就“百度”,是许多人的首选。网络百科便是其中的重要的查询方式,而从网络百科的编纂过程来看,严谨程度远远低于传统语文媒介的编辑出版过程。如百度百科,如果要发词条,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长的时间内便可以在网上出现,如果其中的语文行文有误,便可广泛流传。
驳杂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的同时,也是藏污纳垢之地。这一方面与网络文化中的市场运作有极大关系,在市场化条件下,凡是有利可图,凡是能满足吸引眼球,都是网络传播的重点内容,而不以美丑论之,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呕像”现象及网络中的各种“门”事件的热炒正是重要体现。“恶搞”流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如对一些古诗的改编等等。另外,一些不文明的用语披上网络流行语的外衣加以横行,(如“尼玛”)这些不仅对规范中学生语文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以上看来,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科学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家长在自身使用及引导学生使用语文网络资源时,应注意选择权威网站并保证其规范,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规范学生行文用语,真正发挥网络流行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7
语文教学中如何应对网络流行语呢?这是一个现代化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我们应该用温柔的语气去回答,并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负面现象。网络流行语作为当下年轻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吸引力。它们通常富有创意、幽默且简洁明了,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和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流行语,将其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流行语作为教学资源和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并分析流行语的来源、内涵和使用情境,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通过开展相关的课堂活动,如编写网络流行语小品、撰写关于流行语的短文等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教学时要适度把握尺度。尽管网络流行语有其独特之处,但过度使用或滥用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浅化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削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性使用网络流行语,并注重培养他们对于语言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和解构,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比如,让学生分析流行语的构成元素、语义变迁以及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化意识。
面对网络流行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影响,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并善于利用它们。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运用,可以使网络流行语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益工具。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认知,使他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保持清醒头脑、审慎思考,并发展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这样,才能让语文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